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与人口数量的增加,对土地需求量越来越多,这必然会对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压力。因此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确保良好的生态环境;如何在城镇化扩张的同时,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是当前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此现实背景,对经济发展、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进行研究,丰富了有关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内容,充实了耦合协调理论,更加完善了针对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也给陕西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于陕西省的粮食和耕地安全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引入物理学中的耦合发展模型,在此基础上,参考众多学者对于经济发展、土地集约利用以及生态环境评价的相关研究,来构建经济发展、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文章通过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对陕西省2008年至2017年的总体发展状况进行时间序列的分析,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来确定评价指标对于陕西省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重要程度排名,发现工业废气排放总量(0.901142)、建设用地地均二三产业GDP(0.881443)、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0.854431)、人均GDP(0.834964)这四个因素排名靠前。说明对陕西省的耦合系统影响最重要的是环境的污染情况,因此陕西省在未来要大力加强对生态环境的治理,从而提高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同时选取陕西省2008年、2012年和2016年的各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Arcgis10.4.1做出三年中各个城市的耦合协调度分布图,并以此来进行判断分析陕西省各个城市的系统耦合变化情况。得到结论,除了西安市始终保持较高的良好耦合协调水平外,其他的城市因为经济发展不充分、工业污染生态环境较重,因此导致耦合协调水平较低。在对陕西省时间序列和空间变化分析完之后,针对性的提出来:大力发展经济,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减少污染排放,加大污染治理的力度;合理加强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总体来说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经济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三者集中在同一模型中进行研究分析,并且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指标因素进行排名,得出工业废气的排放量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