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花柄脱落相关生长素响应基因ARFs的筛选及其功能的初步鉴定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yuhang0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长素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它在植物体内的作用不仅与其生物合成密切相关,而且受其信号转导中的转录因子调控。ARF是一类关键的生长素响应因子,近年来其分子机理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其在植物各组织器官和多种生理活动中的功能探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然而生长素调控植物生长发育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存在着严密的调控机制,番茄中ARF家族参与生长素调控作用研究多集中于果实发育与成熟方面,而在花器官脱落方面ARF参与生长素的调控作用机制尚未明确,因此探讨ARF在生长素调控番茄花柄脱落的功能机制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价值。本文在此基础上,主要探讨了番茄花柄脱落过程中ARFs家族的表达谱,随后挑选与脱落相关的两个番茄SlARFs基因,获得了其转基因植株,从多个角度深入探究了其在番茄生长发育中的功能,为研究生长素介导的植物生理功能的作用机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乙烯和IAA处理对番茄花柄外植体脱落率影响的调查,结合离层脱落防御基因Cystein-type endopeptidase的表达信号分析,认为番茄开花后8h是花柄外植体脱落的关键节点,在此之前为生长素抑制脱落时期,而在此以后为乙烯诱导和促进脱落时期。2.采用P5::GUS’ChicoⅢ’转基因番茄的染色信号形象化定位不同时期生长素在花柄离区的分布与强度,并通过横切和纵切扫描观察,在番茄花柄脱落过程中无论是离区还是两端部位,其生长素都在减少,但离区部位的生长素含量始终最高,而维管组织中的含量也较高;皮层和髓部中的含量随脱落进行而快速下降。在第32 h脱落完成后整个花柄的生长素也完全消耗殆尽。不同培养方向对于生长素的运输、分布与消耗影响较大。另外,对脱落过程中IAA含量以及GUS活性变化的检测也验证了8h是花柄外植体脱落的关键节点。3.分别探讨了脱落前期(0-8 h)以及脱落后期(8-32 h)两个阶段中ARFs的表达情况。综合分析发现,在生长素抑制脱落的前期阶段是通过调控ARF1,2,3,4,5,7,8-1,9,,11,12,13,13-1,14和17实现的;而在乙烯诱导脱落的后期作用相反。在前期,生长素介导了ARF8-1,9,11,12,13,13-1和14的表达,乙烯调控了ARF13-1的表达;在后期,ARF14,ARF16和ARF19对乙烯较为敏感。通过后期脱落和未脱落两组的比较分析,筛选出ARF5,6,8,10,11,16以及19被脱落诱导上调,说明这些基因对完成脱落进程起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对番茄花柄外植体中SlARFs基因的绝对表达量分析表明,在正常花柄离区中ARF6-1, ARF8-1, ARF13以及ARF19-1是4个表达量最高的基因,推测其可能对离区发育和分离有更为重要的作用。4.设计出涵盖ARF蛋白N端的保守的DNA结合域(即DBD功能区域)引物,并通过特异引物PCR扩增,分别得到预期435 bp (SIARF2:512~947 bp)和422 bp (SlARF14:562~984 bp)的片段。利用Gateway克隆技术构建了SlARF2及SlARF14的RNAi载体,并通过测序和酶切方法均验证了其正确性,为通过阻断基因的特异性结合来探究目的基因功能提供材料。5.利用改进的“中蔬六号”番茄高效再生体系,采用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法将目的载体导入植株,整个过程始终保持0.5 mg/L PPT的抗性筛选压力,并将生根培养基中琼脂含量由原来的0.8%调整为0.7%,有利于在抑菌前提下根系的生长,提高了移栽的成活率。对转化的SlARF2-RNAi PPTR及SlARF14-RNAi PPTR番茄抗性株进行PCR扩增,进一步证明外源基因已成功导转入了番茄基因组中,获得了一部分阳性转化植株,转化率均高于30%。6.对SlARF14的蛋白结构及组织特异性表达进行的分析表明,SlARF14蛋白缺失能够与Aux/IAA异源二聚化结合的CTD区域,SlARF14基因在大部分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尤其是雌蕊,花蕾,叶片以及膨大期的果实中,遗传进化分析表明SlARF14与已被证明与叶片生长发育有关的番茄SlARF10高度同源,推测其可能存在着功能上的相近。对12个Aux/IAAs基因进行表达检测结果显示,大部分Aux/IAAs基因在SlARF14-RNAi与对照植株中的表达无显著差异,暗示对于结构缺失(Ⅲ Ⅳ)的SlARF14,仅有个别Aux/IAAs存在某种形式的调控,相对其它ARFs家族成员,S1ARF14可能具有相对独立的作用。7. SlARF14-RNAi植株叶片边缘更加圆滑卷翘,缺裂变浅或减少,叶色深绿,叶片加厚且侧生叶和小叶间出现一定程度的融合,随叶片生长呈现倾向于横向的扩展膨大的趋势,对叶片发育相关的LeT6和LeEXPA10基因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在光合水平的调控上,其在发育早期提高了光合速率,增强了叶绿素积累以及激发了Rubisco酶活的释放,同时上调了RBCL,RBCS和CAB的表达;在激素水平的调控上,其叶片发育涉及了ZR的参与以及IAA的早期调控。8. SlARF14-RNAi植株花器官在发育中易衰败死亡,剥去花瓣及雄蕊,露出子房,发现雌蕊发育不良,柱头出现弯曲,子房发育异常,正常授粉受精受到影响,难以坐果,即便坐果,亦容易形成畸形果实。授粉前后雌蕊和雄蕊中IAA含量普遍偏低,授粉后雌蕊中IAA含量未见显著升高。9. SlARF14-RNAi植株花柄在第8 h,脱落信号尚未完全启动时已有脱落发生,说明前期生长素对其的抑制作用有所减弱;而在后期其脱落速率与对照持平,在第36h全部完成了脱落;在乙烯诱导的脱落过程中,SlARF14-RNAi植株花柄在脱落启动后速率稍慢于对照,表现对乙烯欠敏感。与前文探讨的ARF14基因在脱落不同时期表达模式所反映的结果基本一致。10.对S1ARF2的蛋白结构及组织特异性表达进行的分析表明,S1ARF2具有ARF蛋白完整结构,SIARF2基因在大部分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尤其在根系,花器官以及幼苗中表达较高,遗传进化分析表明S1ARF2与已被证明与叶片衰老及花器官脱落有关的拟南芥AtARF2高度同源,推测其可能存在着功能上的相近。对12个Aux/IAAs基因进行表达检测结果显示,大部分Aux/IAAs基因在SlARF2-RNAi与对照植株中的表达无显著差异,S1ARF2的功能调控可能是通过与IAA1,IAA3,IAA7以及IAA26等发生特异性相互作用来进行的。11.通过对PrOARF2:GUS的幼苗染色检测SIARF2在不同发育时期植株体内不同部位的分布情况发现,SIARF2基因主要集中新生叶基部、生长点、叶腋、一级主茎部位(尤其是表皮毛)、侧根基部、须根发生部位以及完全开放的花的雄蕊中强烈表达。证明S1ARF2集中在幼嫩组织或生长发育活跃部位表达,影响雄蕊成熟。12. SIARF2-RNAi植株叶片叶色鲜绿,侧生叶间小叶数量减少。在衰老过程中,与对照植株叶片在老化时大规模快速萎黄死亡相比,SlARF2-RNAi植株叶片延缓了老化进程,作为衰老上调基因,SENU1和SENU5基因的延迟表达证明了这一点;在光合水平上,同一时期其叶片可维持相对较高的存活率,个体叶片光合速率,最大光化学效率,叶绿素残留量,Rubisco酶活性下降均慢于对照,同时RBCL,RBCS基因的下调相对滞后;抗氧化酶活性下降速率大大慢于对照;在激素水平上,其叶片衰老独立于ZR途径,涉及IAA的调控。13.SIARF2-RNAi植株花器官的花梗及萼片部位的表皮毛明显减少,花器官(包括萼片,花瓣,雄蕊,雌蕊)长度均小于对照。授粉前后雌蕊和雄蕊中IAA含量普遍偏低,其雄蕊对于IAA的敏感性有所降低。14. SIARF2-RNAi植株花器官在自然脱落的第28 h以前均小于对照,而关键时期在16~20h之间,这期间脱落率上升非常缓慢,脱落有所延迟,而在20 h以后恢复正常;在乙烯诱导的脱落过程中,SlARF2-RNAi植株花柄脱落率仅在8h时处于极低水平,这时虽在乙烯诱导下脱落亦难以发生,其他时间点与对照近乎一致。
其他文献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5月25日在广州举行的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建设经验交流会上披露,国家将联合企业研究制定相应的数字家庭标准体系,建立产业联盟,为中小企业
西洋杜鹃以其高度观赏性和商品性,已成为全国杜鹃园艺品种中品质最好、连续花期最长、杜鹃销售市场最大的品种之一。但西洋杜鹃生产及应用上目前存在栽培品种鉴别困难,仅依据
文化产业是文化繁荣的重要保证,经济是文化产业的物质基础。经济全球化时代,西方文化输出对我国的文化以及文化产业构成严重的安全威胁。这种威胁在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尤为严峻
在秋天买房,常规考察项目如生活配套、房型、采光等,完全能够通过看房了解清楚。但一些只有在夏天或者冬天才能暴露的问题,在秋季却会被掩盖起来,这要求购房者多从侧面进行考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痰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利用品管圈活动提高住院患者痰液标本合格率。方法:组成品管圈,设计活动计划表,进行现状把握,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制定实施对策,与未执行品管圈
从小到大,无数次诵读过著名诗人臧克家的名篇《有的人》。春夜重温,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番滋味的源头,伫立着一个清瘦而伟岸的人。他是一头将一生付与阡陌之间的耕牛,一株用生
报纸
白菜类作物(Brassica rapa,syn.campestris)是我国重要的芸薹属蔬菜作物和油用作物,由于它具有复杂的遗传基础,使得一些重要农艺性状的改良非常困难,同时,由于其悠久的栽培历史,形成了
目的建立三尖杉酯碱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中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及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确定三尖杉酯碱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限值。
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var.capitata L.)简称甘蓝,起源于地中海沿岸,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的一种重要蔬菜,在蔬菜周年供应和出口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普通结球甘蓝叶色多为
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 (L.) Link)是蜡梅科(Calycanthaceae)蜡梅属(Chimonanthus Lindl.)植物,为原产我国的落叶丛生灌木。蜡梅花在12月至翌年早春2月孕蕾开花、花香宜人以及其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