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背景下,生产组织方式和相互依存度不断深入变化,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10多年过程中,与外部经济协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发展,这一时期,外贸企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也经历了金融危机的严冬,外贸企业正面临机遇与风险并存的考验。而随着国家对流通企业经营门槛的逐渐放低,越来越多的民营经济体进入了外贸流通领域,国有外贸企业原有的经营特权已逐渐丧失,同时各类生产型外贸企业异军突起增长迅猛,对传统的贸易型为主导的外贸企业产生了巨大冲击,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市场、人才、管理资源的争夺,国有外贸企业如何利用良好的资金链、成熟的渠道网络以及专业人才的优势,提炼核心竞争力,变压力为动力,取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是当前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而这一切都需要由人才来实现。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薪酬体系是否兼具科学性、合理性、公平性是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要着重解决的问题。薪酬体系的设计和完善影响员工的积极性的同时最终会影响企业的整体效益。随着对近几年外贸企业人才流失现象的研究,不难发现,普遍存在着岗位效能模糊、薪酬激励不到位等薪酬体系上的诸多问题,直接导致国有外贸企业在人才竞争方面缺乏优势,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因此,国有外贸企业必须建立一套有着市场竞争力的薪酬体系,针对员工的发展提供有导向性的薪酬方案,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打造一支稳定的、高效的员工梯队,从而实现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本文力求通过国有外贸企业人才的流失现实,分析岗位、员工、绩效、薪酬等之间的关系,针对目前国有外贸企业薪酬体系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藉以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成熟的薪酬体系设计方法,通过对国有外贸企业薪酬体系实际情况的梳理以及岗位工作的分析,对国有外贸企业S公司进行薪酬的再设计,基于以上时代背景抓住薪酬激励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为其在当前新经济时代的市场竞争中,抓住宝贵的发展契机,并试图为同类的国有外贸型企业的薪酬体系建立提供相关有效的案例与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