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断裂油田小构造及剩余油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ysu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一是我国老油田剩余油单元的重要控制因素之一─复杂断裂油田小构造描述目前缺乏系统的研究与总结; 二是目前有关老油田剩余油成因方面缺乏本质上的认识、更无系统有效的单元划分模式(或方案); 尤其是近年来,在开发实践中发现了剩余油单元的新类型与新领域等等。基于此等问题,文中以地震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渗流力学、油藏工程学等等理论为基础,应用地震、钻井、测井、开发、检测等丰富的实际资料,开展了“复杂断裂油田小构造及剩余油研究”的课题。首先,以渤海盆地东营凹陷中复杂断裂油田─纯化等油田为例证,通过建立小断层的地质-地震反射模型,结合有关地震波波动理论,对小断层的三维地震理论与实际分辨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纯化油田小断层理论分辨率为24.0m左右,而实际三维剖面小断层可辨断距达10m左右,由此提供了利用三维剖面追踪确定钻遇井点少的小断层平面分布与变化特征的依据; ②三维剖面分辨的小断层是可靠的,由此提供了利用三维地震剖面追踪确定无井钻遇的隐蔽小断层的平面分布与变化特征的依据,且其断距在10m左右; ③小断层在三维剖面纵向上的可辨程度与可靠性分析结果,为利用三维资料对钻遇断点进行目的层层位标定提供了依据; ④小断层、小构造横向展布在650m左右(纯化油田),大小对应于一般注采开发中的最小单元(一般300m井距),由此,为实际生产中油水井的进一步注采调整措施等提供了依据。小构造分辨率的研究,为建立复杂断裂油田小构造研究描述模式提供了基础与支撑。即在小构造理论与实际分辨率的分析研究基础上,以渤海盆地东营凹陷中纯化等复杂断裂油田的开发实践为依托,以三维地震、钻井及生产动态等资料为依据,动静结合,对复杂断裂油田小构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总结出了复杂断裂油田小构造研究描述的基本模式; 进而建立了复杂断裂纯化油田精细构造模式,由此解决了该油田开发二十多年来未能定论的构造等问题,同时划分出了剩余油富集的必要条件之一─微构造单元,为经济可动潜力区的研究描述提供了骨架与目标; 该模式对于我国东部复杂断裂油藏精细构造研究具有指导作用。其次,在复杂断裂油田小构造系统研究与模式建立的基础上,开展了油田剩余
其他文献
采用文本分析法、文献计量法和比较研究法,以儿童权利保护相关国际法及大陆地区儿童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为研究对象,在儿童相关立法和修正工作不断开展的背
为准确预测因相邻层弹性性能不同产生的自由边应力,避免分层或横向开裂等过早破坏,基于变分渐近法构建FRP层合板的多尺度模型。利用板厚宽比很小的特点,严格将原三维各向异性
一、预习乃学习之关键1、“学习”的定义是:通过读书、听课、实践等手段获取知识或技能.所以学习主要是学生的“学”而不是老师的“教”,老师只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同时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会议
研究了含有孔隙的功能梯度材料(Functionally Gradient Materials,FGMs)中Lamb波的传播特性。利用本征函数展开法和孔隙率与弹性常数之间的关系,讨论了不同孔隙率情况下有限厚
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对民间金融、小微企业以及两者关系进行探讨,发现我国民间金融在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鉴于这些问题,从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降低民
目前,肥胖症的发病率较过去十年已增长超过1倍,而由于肥胖所引起的相关并发症所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治疗费用也给肥胖患者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尤其对于女性来说,肥胖可能导致多
凡能补充造血物质,促进造血功能,用于治疗贫血的药物,皆称为抗贫血药或补血药。饲料中含有丰富的铁,一般情况下家畜不会缺铁。但在下述情况下,则可能发生缺铁:吮乳或生长期幼畜,妊娠
通过文献检索分析,归纳总结了我国高原训练实践与研究的方向与特点,思考并提出了未来高原训练的主要研究方向。研究发现,我国高原训练实践与研究主要集中于高原训练的生物学
介绍国内外对荞麦芽苗的营养价值及保健功能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当前荞麦芽苗在生产及开发利用方面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当前荞麦芽苗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