锗单晶中镍和金的行为研究

来源 :浙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cy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低场条件下,锗可以提供比硅高3倍的空穴迁移率和比硅高2倍的电子迁移率,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近年来锗的研究再次成为关注的重点。金属污染很容易在锗晶体的生长或晶片加工过程中产生,并在锗中以单质、复合体或沉淀的形式存在。一般来说,这些金属都不利于制备高质量的锗基器件。因此研究锗中金属的行为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半导体材料的热处理过程逐步偏向快速热处理。镍和金是锗加工工艺中常见的金属,目前还没有快速热处理条件下锗中的镍和金的行为研究。本文在综述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采用磁控溅射法在n型锗单晶表面镀上非晶镍薄膜或金薄膜。探索了快速热处理和常规热处理这两种条件下镍在锗单晶中的行为差异,研究了两种热处理方式引起差异的原因。主要研究了快速热处理过程中热处理气氛、热处理温度以及热处理时间对镍和金在锗单晶片行为的影响。另外,本文对快速热处理后含有一定量镍或金的锗单晶片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常规热处理,研究镍或金在锗中的沉淀情况。常规热处理和快速热处理这两种不同的热处理方式对镍在锗中的行为研究比较指出,这两种条件下都会在锗表面形成GeNi2。常规热处理条件下,锗的导电型号仍然为n型,电阻率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快速热处理时,锗的导电型号转变为p型,电阻率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热处理后锗表面的GeNi2引起锗的红外透过率降低。改变快速热处理的气氛、温度、时间,研究了镍对锗的导电型号、电阻率和少子寿命的影响,并结合扩展电阻测试分析了镍在锗中的扩散行为。研究指出,热处理过程必须有惰性气体N2或者Ar2的保护。镍扩散锗片的导电型号转变为p型,电阻率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或热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减小。当热处理温度达到875℃时,电阻率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增加只有略微的降低。扩展电阻测试发现载流子浓度随着深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表明锗中镍存在外扩散现象。此外,锗的少子寿命与热处理温度和时间的变化之间没有明显的联系,只要一经热处理,锗的少子寿命就急剧下降至0.10.4μs。含镍的锗经过500℃常规热退火的实验结果指出,锗的导电型号和电阻率基本没有变化,这可能是由于镍在沉淀的同时产生了新的浅受主能级。金对锗的性能影响和镍相似,但影响程度要远低于镍。金扩散锗的电阻率随着快速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或时间的延长而先增加后降低,当热处理温度大于或等于750℃时,锗的导电型号由n型改变为p型。扩展电阻测试发现载流子浓度在近表面处较高,随着深度的增加先直线下降后缓慢增加,这可能是由金在锗中的扩散速率较小和扩散深度较浅引起的。此外,锗的少子寿命随着快速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增加而降低。500℃常规热退火的实验结果指出,锗的导电型号仍为p型,电阻率有所增加,表示锗中的替位金的沉淀速率较小,而且沉淀时间常数随着起始金浓度的增加而减小。
其他文献
在21世纪,各种信息通信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对大学的教育模式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并且对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大学学习观念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集成电路的集成度依循摩尔定律呈指数规律升高,特征尺寸不断减小。现阶段,互连线的RC延迟已经远超过门延迟,成为影响电路性能和速度的关键。为降低RC延迟,
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器件已成为嵌入式系统设计领域关注的热点,同时一些计算密集型任务可以在FPGA上灵活的实现并执行。硬件任务使传统的软硬件协同设计领域发生了重大变革
如何进一步提升辐射器的辐射性能,是目前热光伏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本论文将光子晶体结构的禁带效应与稀土介质的选择性效应相结合,制备了一种全新的具有反蛋白石结构的氧化
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影响电能质量的设备被引入电网中,通常需要采用电能质量分析仪对电参数进行监测,而监测过程会产生海量的数据参数需要处理,这些参数往往还需
本文试图就材料、造型、色彩、构成、空间意识、寓意、独特造型语言的由来几个方面对当代新型工笔画作具体、细致的分析,同时,通过对新型工笔画与传统及西方绘画的对照,更加深刻
为实现复杂网络的快速分析,提出一种基于聚类质量的改进非负矩阵分解(INMF)算法,将其用于动态社区检测。从理论分析角度证明了演化谱聚类、INMF和模块密度优化之间的等价性,
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类主要以各种躯体上的不适症状为其主要临床表现,而各种医学检查结果均为阴性,不能证实有器质性的损伤或者明确病理生理机制存在,但存在不舒适的生活压力及
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企业发展的决胜关键已经不单单依靠资金雄厚,亦或是技术壁垒等硬性因素,更多地是依赖人力资源、组织资源、文化资源等软性因素。尤其是人力资源,作为当
通过完善政策保障机制,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以服务教育改革与城市创新发展,是我国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为此,文章对主要城市围绕学习型城市建设所形成的政策保障机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