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网络研究诞生于社会科学领域,强调个体作为节点而产生的相对稳定的关系联结,它是工业化、科技化和信息化的产物。同时,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网络对公司财务的影响也逐渐被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它在公司的信息传递和资源获取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本文从已取得学术成果的研究文献中获得灵感,试图探究我国的上市公司内部存在非正式社会关系网络吗?如果存在,该网络会对公司的治理效果产生实质性影响吗? 本文从公司内部社会关系网络的角度出发,研究CEO与董事之间的校友关系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 首先,在对已有文献和理论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选取2007-2014年沪、深两市所有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将董事会成员中与CEO从同一个学校毕业的人数比例定义为校友比例。回归结果显示,高管的薪酬水平与公司业绩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与校友比例和公司业绩的交互项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证明了在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紧密同向变动的前提下,CEO与董事间的校友关系确实对高管的薪酬-业绩敏感性产生严重干扰,降低了董事会治理行为的有效性。 其次,考虑到我国的实际背景,针对产权性质、董事类型是否会加剧校友网络对公司治理的干扰情况,本文对全体样本按照上述因素进行分组检验。根据分组后的实证回归结果,我们进一步地发现,相比于民营上市公司,国有上市公司中 CEO与董事间的校友关系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负面影响更强。相比于独立董事,CEO与非独立董事间的校友关系对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的负面影响更强,独立董事发挥的人情作用在本文中并没有得到证实。 再次,为了保证本文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本文选用公司与母校所在地异同作为工具变量,在解决了校友关系的内生性后,结论依然成立。同时,本文就公司业绩和高管薪酬水平的度量方式以及高管薪酬研究领域热议的薪酬黏性假说对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基本和前述回归保持一致,研究结论可以稳健成立。 最后,为了深入探讨 CEO与董事间的校友关系对董事治理行为的影响,本文选取公司的并购行为作为董事会监督的第二层次代理变量进一步展开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全样本和产权性质分组样本的并购决策都与校友比例显著正相关。总体而言,进一步分析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证实公司内部校友关系对董事治理行为的干扰,符合本文研究预期。 本文基于校友关系展开对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考察具有一定的贡献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区别于现有文献对公司外部网络的刻画,本文定义了CEO与董事间的公司内部网络,并证实了其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的作用,为社会网络在公司财务领域的应用提供了进一步的参考。同时,为公司治理的内在机制提供更直接的证据,拓展了相关文献。 第二,突破了传统文献中较为普遍的董事会规模与结构类型、董事个人特征等显性度量指标的局限,本文选取高管的薪酬-业绩敏感性指标作为董事会监督强弱的衡量变量,旨在说明校友董事是否影响监督效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价值。 第三,在我国特殊的关系社会背景下,本文具有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如何提高董事的独立性和董事会的监督效能,是公司治理实践上的难点,也是提升公司价值的关键。本文拟通过CEO与董事之间的校友网络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负面影响,更清晰地识别校友董事的监督效能削弱现象,进而寻找公司治理的积极对策,以此为公司应对董事与高管的联结提供更直接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