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众多的有毒气体中,氨(NH3)由于在工业制冷剂和合成集成电路等方面的广泛使用而被关注。氨污染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大气气溶胶沉积,氨循环中的氨化作用和化学材料的燃烧。这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众多的有毒气体中,氨(NH3)由于在工业制冷剂和合成集成电路等方面的广泛使用而被关注。氨污染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大气气溶胶沉积,氨循环中的氨化作用和化学材料的燃烧。这些在日常生活中均会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制备灵敏的,稳定且成本低的传感器在室温下对环境中NH3的进行监测是很有意义的。在制备传感材料中,暴露更多活性表面和易于气体传输的结构可提高传感性能。本论文采用不同的合成方法制备纳米Co3O4,并研究其室温下气敏性能。具体内容如下:(1)采用水热合成方法制备1D的Co3O4/聚乙烯亚胺-碳纳米管(CoPCNTs)复合材料,通过改变反应温度来控制其形貌及粒子大小。PCNTs可作为Co3O4纳米粒子的负载导向剂,并提供电子传输通道。Co3O4纳米粒子像蛇一样负载在PCNTs上,其粒子大小为5-10 nm。当水热温度为160℃时制备的CoPCNTs-160传感材料在室温下对1000 ppm NH3有较好的响应,其响应时间为4.3 s。(2)聚苯乙烯球(PS)由于具有高度的分散性,并能控制合成不同的尺寸,作为模板被广泛用于构筑多孔结构。我们利用真空辅助的方法,将硝酸钴前驱体溶液注入到PS模板间隙,并通过煅烧使Co3O4纳米粒子在模板间隙生长。通过改变前驱体的浓度来制备有序的孔结构。研究表明,有序的孔结构有利于提高室温下NH3气敏性能。Co-0.4M在室温下对100 ppm NH3气敏性能表现为,灵敏度达到146.0%,而响应时间仅为2 s。(3)通过水热法制备“绿色”的胶体碳球,并用NaOH对其表面进行改性。利用胶体碳球做模板,采用静电吸附自组装法制备中空Co3O4纳米球。通过改变前驱体的浓度和陈化的时间来控制球体的大小和表面形态。合成的Co-48h-0.1M样品在室温下对100-0.5 ppm NH3展现了优异的气敏性能,所有循环响应时间均在10s以内。对100 ppm NH3的灵敏度为155.8%,响应时间为1.3 s。
其他文献
为了克服聚乳酸或镁合金作为骨固定材料单独使用时的不足,本文采用热压成型方法制备了一种以镁合金薄片为增强体、以聚乳酸为基体的可吸收骨内固定复合材料,并对其弯曲强度、
该文以系统论思想方法为指导,遵循"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空间差异判定——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综合调控"这条研究路线,在深入分析和探讨区域可持续发展系
本文以Ni/Fe、Pd/Fe二元金属为催化还原剂,对这两种污染物的脱氯降解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论文第一章叙述了有机氯化物的性质、来源、对环境的危害以及传统的处理方法;金属Fe还
细胞色素P450酶(CYP450酶)是一类以铁血红素为活性中心的酶蛋白,参与大多数临床药物的代谢过程。药物经CYP450酶代谢后可能会引起药物-药物、药物-食物以及药物-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反应而产生毒性,甚至更严重的后果。因此,开发和建立体外CYP450酶催化药物代谢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石墨烯复合材料为基质在电极表面固定CYP450酶,用电极代替辅酶给参与药物代谢的CYP450酶提供电子,成
该文以中国首次报道的铜耐性植物海州香薷和农田主要绿肥作物-非耐性植物紫云英为材料,综合运用溶液培养法、根际箱培养法、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SEM)、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TE
在国际市场回暖疲软、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作为纺织外贸大区,柯桥区上半年外贸出口仍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16月份,全区实现出口50.1亿美元,居全市第二。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上半年,柯桥区出口增幅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但与全市相比高出2.9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二。业内人士认为,在传统纺织出口减速换挡的新常态下,柯桥外贸出口的这份成绩单已相当不易。 依托中国轻纺城发展起来的柯桥外贸,
高比强度低密度的镁合金具有诸多优良的性能,但镁合金的低强度和室温脆性等关键性问题制约着其更大的发展空间,外加第二相形成复合材料是改善镁合金力学性能的重要手段。具有小
在我国,水泥与混凝土分属两个行业,水泥行业与混凝土行业的信息交流渠道不畅,水泥生产技术人员对混凝土技术及其进展不甚了解。水泥的性能对混凝土性能有什么影响,现代混凝土
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用盐,也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脱色剂、防腐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和印染业中。但当亚硝酸钠被人体摄入一定量之后,将与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相结合,导致人体缺氧死亡,或与人体中的铵根离子结合形成具有致癌作用的亚硝酸铵,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因此,对亚硝酸钠含量的快速、高效检测对人类健康具有重大的意义。目前,亚硝酸钠含量的检测方法有很多,其中电化学检测法因其高灵敏度、高选择性、低检出限、设
计算机应用程序接口(API)是否受著作权保护及以软件兼容为目的使用API是否属于合理使用一直是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在美国备受关注的“美国甲骨文公司诉谷歌公司案”的最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