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高寒沼泽草甸冻融侵蚀区中的土壤呼吸研究 ——以瓦颜山为例

来源 :青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ncjw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呼吸是土壤向大气排放CO2的过程,是全球碳循环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其细微变化会影响大气CO2浓度,会影响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气候谈判立场中碳贸易评估的热点问题。高寒沼泽草甸是青藏高原广泛分布的草地类型之一,面积大约有0.49×10~5 km~2,土壤中的有机碳储量达19.8×10~2 Pg,在高寒生态系统的土壤呼吸研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高海拔冻土区的冻土分布格局逐渐开始退化,在退化的过程中地表塌陷,形成了热融喀斯特(thermokarst)等冻融侵蚀地貌。在冻融侵蚀地貌区,土壤、植被等发生了极大改变,随着时间推移发生了生态演替,改变了土壤碳平衡。然而,目前关于青藏高原高寒沼泽草甸冻融侵蚀区土壤呼吸研究尚未报道。因此,在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湖流域多年冻土区,基于以往研究中对冻融侵蚀区的界定,选择了三处冻融侵蚀区和三处非冻融侵蚀区,在2019年5月-9月监测两种样区的土壤呼吸、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及空气温度与相对湿度。在8月监测植被状况和土壤养分状况。研究结果表明:(1)高寒沼泽草甸冻融侵蚀区中的土壤呼吸具有与自然对照区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相类似的单峰型动态变化特征,冻融侵蚀区中的土壤呼吸速率总体上低于非冻融侵蚀的自然对照区(以下非冻融侵蚀区均称为自然对照区)约47.12%,且冻融侵蚀区中的土壤呼吸季节变化比自然对照区小;(2)冻融侵蚀区中的空气相对湿度、5 cm土壤含水量、地上-地下生物量及以上要素的季节变化均小于自然对照区。(3)结合冻融侵蚀区中监测的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及植物生物量和土壤养分物质含量参数进行的土壤呼吸变化原因分析表明:空气温度与土壤呼吸有较好的正向线性函数关系,空气相对湿度与土壤呼吸呈显著的负线性函数关系;5cm土壤温度与土壤呼吸呈指数函数关系,且冻融侵蚀区中Q10降低了19.34%;5 cm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呼吸呈负线性函数关系,地上-地下植物生物量与土壤呼吸有正向线性相关关系;冻融侵蚀区土壤中的硝态氮、铵态氮、全氮、全碳含量变化不明显,除了全氮与土壤呼吸的线性相关关系比较明显,其他要素与土壤呼吸的相关性不明显。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土壤呼吸是多因子互相作用影响的生态过程。冻融侵蚀区中的土壤呼吸低于自然对照区,不仅仅是我们监测的环境-生物因子变化所致,冻融侵蚀中各因子之间的作用过程变化是未来主要的研究方向,有助于精确估算高寒沼泽草甸土壤与大气的碳交换量,可以为全球气候变化下冻融侵蚀对土壤呼吸影响研究提供准确科学的理论体系认识。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融资约束对加纳企业创新的影响。本文使用2013年世界银行企业调查数据中的关于融资约束和创新的测度指标,考虑了企业创新决策的的潜在内生性问题利用双变量Probit模型来进行估计。研究发现融资约束显着降低了公司的创新决策。然而,这种负面影响因行业和公司规模而异。在制造业行业,融资约束的负面影响似乎比零售和其他服务(非零售)行业更为明显,而就企业规模而言,小企业受到融资约束的负面影响更大。
药物-蛋白质非共价相互作用是药物发挥药效的重要途径,其作用方式和结合力大小往往决定了药物利用率和生物活性的高低。深入阐明二者之间的分子作用机制,对于理解药物在体内的转运过程和临床上快速筛选候选药物和生物标记物至关重要,一直是生命科学、药学和医学中的热点。但是目前缺乏合适的分析方法来动态全面的评估药物-蛋白质非共价作用,成为该领域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常压质谱(Ambient mass spectrom
土壤是人类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农业土壤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土地的生产能力和生产安全,进而影响到人类的人身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黄土丘陵沟壑区作为典型的生态脆弱区之一,该区生态与农业经济发展问题愈发突出。因此,探究该区土壤质量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对指导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及促进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典型黄土丘陵沟壑区,陕西省米脂县高渠乡为研究区。根据不同的地形条件与种植方式设
城市化是一个日复一日的过程。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们定居在城市。通常在发展中国家,人们从不同地区前往城市化地区,希望得到更好的服务和设施。如基础设施、就业、饮用水、信息、文明等条件的改善。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增加了城市对高人口密度的吸引力,这就产生了快速的城市化。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人口流动将给城市带来一个复杂的问题。流动性是大多数快速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本文中的流动性是指人们从使用公共
热量资源是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资源之一,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热量资源的空间分布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推算细网格的热量资源并找寻其分布规律意义重大。在野外实地考察资料较难获取的情况下,本文借助GIS平台,使用福建省及其周边75个气象站点1960-2015年的实测气温数据和空间分辨率为100 m的DEM数据,建立基于旬平均气温的复杂地理环境下热量资源相关物理经验统计模型,实现了福建省100m×1
我国建筑业目前正在蓬勃发展,但项目管理组织建设不够科学、技术落后等一些原因导致的工期延长、预算超支以及质量不合格的情况时有发生,如何通过项目管理手段提高工程项目绩效,成为我国建筑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知识作为企业的核心资源之一,企业通过知识共享可以提升绩效已经被证实,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在项目管理中考虑知识共享的因素,关注知识共享与工程项目绩效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以知识共享理论、虚拟企业理论、利益相关
我国存在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为了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许多城市或地区从丰水地区引入外调水,外调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些城市或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然而,由于来水具有不确定性,有可能出现外调水受水区和水源区同枯的情形,此时,在后期受水区将面临严重的缺水,由于严重缺水事件的破坏性大,因此,研究制定合理的供水方案来减小后期严重缺水事件的风险和减小缺水造成的不利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采用对冲规则减
对作物产量进行分离是分析气象对产量影响的重要步骤之一。以1985-2018年江苏省24个县(市)水稻统计产量为基础,分别采用3年滑动平均法,5年滑动平均法,五点二次平滑法,二次指数平滑法,HP滤波法和年际增量法对作物产量进行分离。从趋势产量与气象产量两方面比较各方法的一致性与差异性,将分离出的气象产量与典型年增减产记录对比,选出更能准确捕获气象因子导致产量变异的方法,利用气象因子与产量关系的合理性
积分方程在自然科学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自然科学与工程中的实际问题都可以转化为求解紧线性积分算子的特征根问题,近年来,特征值问题的数值解法已取得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已有文献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有Galerkin法、配置法、Nystrom法、退化核法等.本文在Lp空间中讨论紧算子积分方程的特征值问题,给出离散的方法,用积分均值投影的方法来求解所得矩阵的特征值即为原方程近似特征值.证明了算法的合理性,并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新常态的主要特征之一为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就要求企业不断增加创新投入,走创新发展道路。对于正处于初创期的创业板制造业上市公司来说,如果想要实现发展壮大,必须更加注重技术创新。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各种创新战略都是由企业的高管团队制定的,而高管团队在进行创新决策时会受到其高管成员的认知能力、感知能力以及价值观等心理结构的影响,这种心理结构与高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