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手术小剂量氯胺酮在瑞芬太尼所致疼痛过敏中的超前镇痛作用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ian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乳癌手术小剂量氯胺酮对瑞芬太尼麻醉术后的镇痛作用。 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为Ⅰ~Ⅱ级的乳癌外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小剂量氯胺酮组(K组)和追加胺酮组(KK组)。术前K组,KK组静脉给予氯胺酮0.4mg/kg,KK组1小时后追加氯胺酮0.2mg/kg,C组只给予盐水,术毕患者VAS>7时给予曲马多2mg/kg。记录三组患者拔除气管导管后的口述疼痛评分,拔管后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要求镇痛的次数和拔管后12h内的不良反应。 结果: 三组间拔管后的口述疼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术后VAS评分则有统计学差异,KK组明显低于K组及C组,C组患者要求镇痛明显早于K组,三组间麻醉后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乳癌手术中小剂量氯胺酮对采用瑞芬太尼麻醉手术的术后疼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皮肌炎患者的发病特点、治疗和预后。 方法: 回顾该院2003~2007近5年明确诊断皮肌炎的83例患者,针对性别、年龄、职业、诱因、病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目的:本实验拟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的方法分别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关节液中CD4+CXCR5+T细胞的表达以及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
目的:探讨膀胱鳞状细胞癌的病因、诊断与治疗。 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膀胱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 2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6例行膀胱全切术,术后均行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