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脐内环穴结合体针治疗肝肾阴虚型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来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jdkaj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以针刺脐内环穴结合体针治疗为研究对象,观察其治疗肝肾阴虚型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为临床治疗肝肾阴虚型更年期综合征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方法:本次临床研究选取60例符合标准的肝肾阴虚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针刺组)、对照组(中药组),每组均30例。针刺组:运用针刺脐内环穴结合体针进行治疗,取穴:脐内环穴9h、12h、6h,内关、神门、合谷、太冲、三阴交、太溪(均为双侧),留针30min,1次/天;中药组:予口服知柏地黄丸加减进行治疗,1剂/天,水煎200ml,分早晚两次饭后温服;两组均严格遵医嘱,连续治疗5天,休息2天,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进行中医症候评分、改良Kupperman评分、SAS和SDS评分,对收集的资料进行详细分析来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并得出临床疗效判断情况。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中医症候评分、改良Kupperman评分、SAS和SDS评分构成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2、治疗后,两组的中医症候总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1),且针刺组在降低中医症候总评分值优于中药组(P<0.05),针刺组中医症候总疗效为93.10%高于中药组75.00%(P<0.05)。3、治疗后,两组各项症状的KI指数均有所下降(P<0.05),针刺组在降低改良Kupperman总分方面优于中药组(P<0.05)。4、治疗后,两组SAS、SD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0.01),针刺组在降低SAS、SDS评分方面优于中药组(P<0.05)。5、治疗后,针刺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55%;中药组为89.28%,针刺组的临床疗效高于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脐内环穴结合体针治疗能较好地改善肝肾阴虚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中医症候,降低改良Kupperman评分、SAS和SDS评分,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研究理中通络化浊法联合药穴指针治疗脾虚夹瘀型肠化生的临床疗效,探讨理中通络化浊法联合药穴指针治疗脾虚夹瘀型肠化生的疗效性及安全性,初步揭示炎症介导调节治疗脾虚夹瘀型肠化生的作用机制。方法: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的90例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30例、中药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前,三组予西医常规治疗后,治疗组予理中通络化浊汤联合药穴指针治疗,中药组予理中通络化浊汤治疗,对照组予叶酸片
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临床的常见病,发病率年年居高,对当今的社会生产力、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均造成了巨大影响。相较于健康正常人,LDH患者的腰椎-骨盆的力学平衡参数具有特异性,其相关参数的变化关系到腰椎-骨盆的生物力学改变,可间接地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情进展、治疗以及疾病预后产生影响。临床发现部分LDH患者常伴有骨盆的旋转,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此类患者可能在腰椎-骨盆力学参数上也具有特异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可行性。方法:运用SPSS 17.00系统进行随机分组,将6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西药组,每组33例。西药组采用口服盐酸舍曲林片治疗,每次50mg,每日1次,共8周;观察组采用针刺结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针刺选取百会、印堂、合谷、太冲、风池,每次针刺30min;刺络拔罐选取肝俞、膈俞;点刺放血选取金津、玉液,每周3次,共治
目的:在中医学辨证方法指导下,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开展广西肝硬化腹水中医证候学研究,为广西肝硬化腹水中医临床诊疗规范提供依据,使中医对肝硬化腹水的防治更客观化、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方法:基于肝硬化腹水理论研究结合临床资料研究,设计肝硬化腹水中医证候调查表,收集301例符合肝硬化腹水诊断标准的广西区域病例,按照中医辨证方法获得5个证型,分别是58例气滞水停证、44例脾虚水停证、120例湿热水停证、
目的:本研究采用灵龟八法配合常规针灸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通过观察患者肩周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Murley),科学、客观地评价灵龟八法配合常规针灸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进一步为临床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灵龟八法配合常规针灸:将患者就诊时灵龟八法所开之穴,配以肩髃、肩髎
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腹针治疗原发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探讨腹针治疗原发性头痛的作用机制,旨在为治疗原发性头痛提供一个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为临床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原发性头痛患者,按照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人。治疗组予腹针疗法治疗,选穴为引气归元(中脘、下脘、气海、关元)深刺、双滑肉门中刺、双商曲中刺、阴都患侧浅刺,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连续治疗5天。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伴有不同Modic分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术后疗效,以评估该术式的有效性以及不同Modic分型间的疗效差异,为今后的临床治疗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9年01月-2020年08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住院并接受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摘除术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90例,根据其腰椎核磁共振成像查看终板有无Modic改变及M
目的:本课题以循经走罐结合针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对照研究,观察比较其临床疗效,阐明循经走罐结合针刺治疗肝郁气滞型经前期综合征的临床意义。方法:在2020年01月至2021年01月期间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仁爱分院门诊就诊的患者中,选出符合标准的60例肝郁气滞型经前期综合征(PMS)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针刺结合循经走罐组(治疗组)30例,中药组(对照组)30例。治疗组先针刺百会、合谷(双)
目的:检验调理三焦法穴位埋线对单纯性肥胖患者肥胖各项指标如体质量、体重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及外周血相关内分泌激素如瘦素(Leptin)、胰岛素(INS)的影响以及分析其临床意义,为临床肥胖治疗提供思路。方法:将符合单纯性肥胖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埋线组30例、西药组30例;埋线组根据三焦辨证分型后以基础穴方(双侧肺俞、脾俞、三焦俞、膀胱俞、天枢和单侧血海、足三里以及
目的:研究观察大黄蛰虫丸对治疗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VC)患者的临床疗效,探析大黄蛰虫丸对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性少精子患者治疗的作用机理以及对性激素、睾丸体积的影响,为大黄蛰虫丸有效的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符合肾虚血瘀证之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精子质量、性激素、睾丸体积异常并排除其他因素导致的少精子症,或睾丸萎缩,或性激素异常的男科及泌尿外科门诊的50例患者。应用统计学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