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LHL24在前列腺癌DU-145细胞中的表达及功能分析

来源 :南华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kpqkxx035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KLHL24在前列腺癌DU-145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功能,为前列腺癌的治疗寻找新的潜在分子靶标提供理论基础。材料与方法:以前列腺癌DU-145细胞为实验对象,实验分为过表达组(转染pCD513B-KLHL24)、空载质粒组(转染pCD513B空载体)、空白对照组(未做特殊处理)。使用免疫荧光染色确定KLHL24及KRT18在DU-145细胞内的表达及共定位情况;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完成转染,通过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情况;通过克隆形成实验计算各实验组克隆形成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实验组处理后的细胞周期情况;应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实验组KRT18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免疫荧光共定位结果显示KLHL24与KRT18在DU-145细胞的胞浆中均有表达,且在胞浆中具有空间共定位现象。2.荧光显微镜观察空载质粒组、过表达组表达荧光的细胞>70%,成功构建了过表达KLHL24的DU-145细胞模型。3.过表达组的克隆集落数为327±35.9个,克隆形成率为65.4%;空载质粒组的克隆集落数为364±26.1个,克隆形成率为72.8%;空白对照组的克隆集落数为340±19.8个,克隆形成率为68.0%。各实验组克隆形成率无明显差异(P=0.46>0.05)。4.空白对照组G1期占比为34.38%、S期占比为63.39%、G2/M期占比为2.23%,空载质粒组G1期占比为37.33%、S期占比为53.62%、G2/M期占比为9.05%,过表达组G1期占比为38.48%、S期占比为50.78%、G2/M期占比为10.73%。过表达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G2/M期细胞明显增多(P<0.01),但过表达组与空载质粒组G2/M期细胞比较无明显差异(P=0.09>0.05)。5.蛋白质免疫印迹结果显示过表达组KLHL24明显增加,且过表达组的KRT18的表达量较空载质粒组、空白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KLHL24在DU-145细胞中有表达;2.上调KLHL24的表达,对DU-145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周期无明显影响;3.上调KLHL24的表达,会减少DU-145细胞KRT18的表达,KLHL24有可能成为前列腺癌分子治疗的新靶点。
其他文献
恶性肿瘤发病率正逐年增加,已成为目前人类的首要致死原因,肿瘤的治疗愈加受到关注。S100A16基因为S100基因家族的特殊成员,与恶性肿瘤密切相关。早期研究表明该基因在肿瘤细
研究背景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炎症性疾病,其特征是滑膜细胞过度增殖,单核细胞浸润到滑膜中,关节软骨和骨骼的早期破坏以及对肌肉骨骼系统造成进行性损伤,从而
本次翻译任务是将《城市土地开发强度的区域差异研究》一文译成英文。译者曾两次翻译类似主题,并对其有着浓厚的兴趣。该文本为信息型文本,主要内容为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城市
超表面是金属或者电介质结构单元按照亚波长间隔排列组成的结构平面,这些结构可以改变入射光的相位,使反射光或者透射光根据结构的空间分布来形成相应的波前。通过调整结构单
目的:观察HSP90抑制剂C086对胃肠间质瘤GIST-882细胞系的增殖抑制作用;观察C086可能的逆转胃肠间质瘤耐药性的作用;探讨C086的体外作用机制。方法:1、收集2010.1-12就诊我院
结核病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广泛传染的疾病,全球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患有潜伏性结核病。结核分枝杆菌是该疾病的主要致病菌,其能够在宿主体内共存的潜伏性是结核病难以被根治的原因
【目的】探讨Sema7A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通过颅内感染腺相关病毒载体干扰抑制Sema7A表达,观察下调Sema7A
背景:脓毒症是指机体对感染反应失调导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目前尚未找到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法,脓毒症仍是国内外危重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急性肾
背景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重要前提。相关研究已经证实,超声微泡不仅广泛用于乳腺癌的诊断,也可以作为药物的良好载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一类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前列。在我国,尽管直肠癌的发病率较为稳定,但是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结肠癌的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