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年宫是为中小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提供专业指导和条件便利的地方,是培养他们的特长爱好,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发展的校外活动场所。随着时代的变迁,少年宫从公益性到商业性,从校外天堂到补习学校,昔日的少年宫已经越走越远。社区学校少年宫可以称之为孩子们身边的“少年宫”,它继承了传统少年宫的优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建成了依托辖区学校现有场地和教学设施,依靠专业教师和校外志愿者教学、管理,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组织未成年人和城市低收入家庭子女、农民工子女开展课外兴趣活动,培育孩子基本技能的公益性活动场所,社区学校少年宫的存在有效解决了学生、农民工子女、城市困难家庭子女课后失管失教及校外文化生活贫乏的问题,让他们体会到了课余生活的乐趣,既提高了思想道德素质,又培养了兴趣爱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受到广大学生、教师和家长的衷心欢迎。 本研究从活动课程的角度对社区学校少年宫进行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和观察等方法,以兰州市两所小学社区学校少年宫的学生、教师和家长为调查对象,对活动课程实施的条件、开展、开发、实施效果及遇到的困难进行实地调研。调研中笔者共发放学生问卷420份,实际收回400份,剔除无效问卷12份,最后获得有效问卷388份;发放教师问卷50份,回收35份,剔除无效问卷5份,最后获得有效问卷30份。同时访谈学生12人,教师(包括校长)9人,家长6人。此外,笔者还深入课堂进行非结构课堂观察,对具体活动课程的实施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通过调查发现社区学校少年宫活动课程总体实施情况较好,学校领导重视、学生参与人数多、每周按时活动,但是依然存在活动课程边缘化、教师缺乏培训、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未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与需求、家庭与社区支持的缺失及活动课程评价单一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原因分析以及结合各方建议,笔者尝试提出了一些改进策略:科学定位社区学校少年宫活动课程;基于学生需求设计与实施社区学校少年宫活动课程;提升教师实施活动课程的能力;开发和利用社区的物质与人力资源;关注活动课程过程性评价;加强对社区学校少年宫活动课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