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的现状与前景探析

来源 :新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ncent1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1年“八·一九”事件后,苏联这座社会主义大厦倒塌了。随之,原苏共、俄共遭禁。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以下简称俄共)在此逆境下,不屈不挠,坚决斗争,终得以恢复重建,并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俄政坛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俄共的曲折历程令人深思,俄共的现状倍受关注,俄共的未来值得探讨。本论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分三个阶段介绍了俄共重建11年来的发展态势。第一阶段:冷静思考,逆境崛起。以久加诺夫为首的俄共领导人顶着被禁止、被迫害的压力,积极同叶利钦当局斗争,使俄共得以恢复重建,并不断发展壮大,在1993年的议会选举中初试锋芒。第二阶段:势均力敌,半壁江山。伴随着俄共实力的不断增长、社会支持率不断上升,议会选举不断获胜;在国家杜马中居主导地位。此时的俄共在俄罗斯政坛上几乎占了半壁江山,大有与“民主派”平分天下之势。第三阶段:忍辱负重,艰难前进。俄共经过坚持不懈的斗争,政治地位不断提高,逐渐成为俄罗斯最大的政党。但自普京主政以来,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形势及左派同盟均发生了变化,俄共受其影响力量呈下降趋势。议会选举失去优势,总统选举遭到失败,目前的俄共面临分裂的危机,其地位已今非昔比。但俄共不甘于现状,他们面对现实不断调整其纲领及策略,以期摆脱困境,不断前进。 第二部分:分两个时期介绍了俄共的纲领及策略变化。第一个时期:即叶利钦时期俄共的自我调整。首先是纲领调整,政治上,俄共从坚持传统的社会主义转变为奉行“革新的,完全的”社会主义;放弃无产阶级专政和暴力革命手段,承认多元的政治制度,主张走合法的议会道路。经济上,由坚持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计划体制为主转变为主张公有制起主导作用的“混合经济”和有计划的市场经济。组织上,俄共从坚持自己是“工人阶级的政党”转变为强调“劳动人民”的政党;主张指导思想多元化,放弃民主集中制原则。其次是策略方面的调整。俄共根据纲领的变化对策略作出调整,初步实现四个转变:从街头对抗转变为议会斗争;从主要在左翼势力范围内活动转变为联合中间派及民族主义势力,建立人民爱国联盟;从对当局不调和的反对派转变为当局的不调和的负责任的反对派;从笼统的争取社会主义转变为实现社会主义的“三阶段论”。 第二个时期即后叶利钦时期俄共在纲领和策略方面的再度整合。首先是在纲领方面的完善。政治上,俄共对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及含义作了更科学、全面的概括,提出新的“真正的社会主义”。经济上,对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形式给予新的解释,明确阐述社会主义条件下私有制存在的必然性。组织上,突出俄共的先锋队性,群众性,并要求扩大党的社会基础,允许信教者入党,争取广泛的同盟军。其次在策略上再度调整。根据形势变化,俄共对其策略做了一系列改变。由上层议会道路转向下层道路;由和平方式进入政权转变为成立“影子政府”,并以“红色地区”为实验田而实现进入政权;由当局者的部分合作者转变为反对派:同时,着手重建和更新人民爱国联盟。 第三部分:对俄共的评价及前景预测。此部分介绍了两个问题。(一)是对俄共的评价。从俄共的纲领看,其思想比较混杂,但未放弃共产主义的最终奋斗目标和代表劳动者的利益,与社会民卞党有根本【别,因而俄共仍是一个社会主义性质的党,但在某些方面,有民主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倾向。从俄共的实践活动看,它充满了矛盾和困难:既有理论和现实的矛盾,又有历史和现状的矛盾。俄共目前处境较为尴尬八二)是对俄共前景的预测。基于对俄共纲领和策略变化的分析,结合俄共自身的特点及俄罗斯形势,笔者认为俄共的前景是: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仍会继续坚持社会主义,不会走民主社会主义道路。因为,首先,民主社会主义在俄共中影响不大。其次,俄共拥有自身优势,有强大的阶级基础和典型的政党特征,为其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保障。同时,国际大环境“向左转”为俄共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提供了较宽松的环境。尽管俄共仍会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但其日前的发展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第一,俄共自身存在一些不利于发展的因素:如党员队伍老化,内部分歧严重,理论创新滞后等、第二,现政权{乃有政治生命力,俄共难与其抗衡。第三,国民心态不利于俄共争取群众。第四,国际上仍存在着“冷战”思维,时时提防共产党人东山冉起。这一系列囚素将会制约俄共未来的发展,俄共争取社会主义的目标任重而道远。
其他文献
民族法律史的研究在民族史学、民族法学、法律史学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的民族法律史研究却存在两方面的不足:一方面民族法律史的总体研究有余,而具体民族的个别研究却显
“有权利必有救济”这句直白而内涵深刻的法谚告诉我们:公民行使诉讼权的原动力在于权利救济的需要。研究可诉范围,重点在于厘清“可诉”的内容,即公民就哪些事项可以提起诉讼。
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基本国策。要切实贯彻和落实对外开放政策,吸引和利用好外资,就必须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国际形势变化和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我国的国际直接投资法
除引言和后记之外,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刑法中的持有概述,刑法中持有的行为性以及持有行为的形式。全文共计三万七千余字。 第一部分论述了刑法中持有的涵义、刑法中持有的特
本文就目前比较受关注的国际贸易法领域的反倾销问题展开讨论,旨在分析我国与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1994年法典以及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主要发展中国家的反倾销法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