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EN节点控制引擎优化机制研究及实现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uju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服务能力的提升是下一代互联网研究的核心之一。针对网络服务能力不能适应多样化应用需求的问题,服务动态扩展网络(Service Dynamic Extended Network,SDEN)通过抽象分解协议机制共性处理模式,定义了一种以服务单元按需动态部署及动态组合为基础的服务扩展方法,为解决传统网络服务扩展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案。控制引擎是SDEN提供网络服务的关键,目前的控制引擎尽管可以实现服务按需动态扩展,但其服务扩展效率及并发处理能力存在不足。针对控制引擎存在的相关问题,本文对其优化机制进行研究。本文主要从SDEN基本原理及网络特性出发,对控制引擎关键机制进行优化。首先根据网络服务请求并发度高、响应速率快等需求特性,提出基于消息的异步控制机制,从而降低模块之间的功能依赖和耦合度。其次对原子服务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提出原子服务全局规则表模型并优化原子服务组合机制,从而提高原子服务组合与替换的灵活性。然后对服务实例中原子服务调度规则进行研究,提出基于状态图的服务实例运行机制,实现服务实例中原子服务的高效运行。最后,基于本文所述优化机制实现相应的原型系统,设计实验对优化机制可行性及并发处理性能进行验证与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述优化机制具有其可行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网络服务请求并发处理效率。
其他文献
稻鸭共作技术具有除草、除虫、培肥、中耕浑水、促进稻株发育、综合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前人对稻鸭共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与常规栽培对比,或者在单一的机插方式与密度下进行,而机插方式与机插密度互作对稻鸭共作水稻的影响尚未明确。本试验于2018-2019年在姜堰试验基地进行,选用常规粳稻南粳9108与籼粳杂交稻甬优2640两品种,在稻鸭共作模式下,设置毯苗与钵苗两种机插方式并分别设置5种机插密度,研究明确不同
医学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通过射线扫描动物体的方式获得被扫描体内组织的断层影像,广泛应用于预防和诊疗疾病。能谱CT可通过提前设定好两个或以上有效能
近年来,雾、霾等恶劣天气现象出现的频次增多,雾气中的悬浮微粒直接影响人们从户外获取清晰图像的工作。而雾天获取的降质图像,其画质显示为模糊不清,严重影响了人们对图像特征信息的识别和提取工作。对雾化图像进行清晰化去雾处理,在交通监控、军事与民用航拍、目标跟踪、遥感卫星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针对现有许多图像去雾方法普遍存在有耗时长、效率低且易失真等问题,本文基于深度学习技术机理,对采用常规卷积神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能已成为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能源之一。电能质量问题影响到了人类的正常生产生活,因而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用电设备的革新换代也愈加频繁,电压跌落
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网络中的数据呈现爆炸式的增长,这对底层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据中心网络流量具有以下特征:少数的具有较高速率和较大数据量的数据流消耗了大部分的网络带宽,流量的突发性强。特别是针对胖树结构的数据中心网络,不同边缘交换机下的服务器进行通信存在着多条并行传输路径,每条传输路径由多条链路组成,但是网络中却存在着有的链路利用率不高、有的链路频繁出现拥塞的流量分布
基于混合气活性与浓度分层控制的高预混合燃烧(Highly Premixed Charge Combustion,HPCC)模式可以通过缸内直喷与气道喷射相结合的方式较好地控制放热速率和燃烧相位,能够在
目的:低氧运动可以提高机体血液运输氧和肌细胞利用氧的能力,以达到提高有氧耐力素质的目的。p53作为一种调节细胞能量代谢信号通路的转录因子,位于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核心位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由此而遗留下的环境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水环境污染问题严重,亟待解决。对于小型湖泊、河流受到污染水质变为富营养化水体后,采用传统单一的处理工艺人工浮岛技术并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处理效果,因此针对富营养化水体,本文提出了将人工浮岛技术、曝气复氧技术、生物接触氧化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相结合的处理水污染的工艺。经试验研究表明:(1)水生植物铜钱草和红波生命力顽强,其中对
企业高级管理层作为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决策者、管理者、控制者,在企业中居于中枢地位,发挥着配置各种要素的作用,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高层管理人员对薪酬是否满意、薪酬激励机制是否有效则是每一个企业都要面对的问题。尤其是伴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程加快,我国国有控股企业高管的薪酬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成为了学术界研究的焦点问题。陕西建设机械公司是一家典型的国有控股企业。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
检讨书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产生之初便被赋予特定时代的政治文化烙印。现代中小学生的检讨书与其具有相似的特征,同时也具有新的时代气息。本研究借鉴符号学与解释学的相关文献,从话语分析的视角,对收集到的102份中小学生的检讨书案例的语言与建构内涵进行了深度剖析。现代中小学生的检讨书具有明确的内容要求,特定的语法结构与关键词,以及特定的行文方式与建构逻辑。检讨书通过控制语言的使用对学生施加影响,并履行着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