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网络技术蓬勃发展,网络不再局限于有线的架构,在这个追求自由的时代里,无线网络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无线网络有方便快捷的特性,英特尔迅驰技术的发布,让“无线你的无限”之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同时,无线网络的出现,也给IT业带来了新的安全问题。因为许多传统的安全措施对解决WLAN不适应。例如,很难通过防火墙和代理服务器那样的边界防范设备来控制用户对无线网络的访问。一个无线访问点对内部的所有用户都是公开的,入侵者及不受信任的用户可以很容易的进入无线网络访问各种资源。随着黑客入侵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攻击规模日益扩大,信息安全已逐渐发展成为信息系统的关键问题。 理想入侵检测系统的功能主要有:监视分析用户和系统的行为、审计系统配置和漏洞、评估敏感系统和数据的完整性、识别攻击行为、对异常行为进行统计、自动地收集和系统相关的补丁、进行审计跟踪识别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使用日志记录入侵行为等。但是现有的入侵检测技术不能有效的应用于无线网络。当前,对WLAN的入侵检测大都处于试验阶段,比如开放源代码的入侵检测系统Snort发布的Snort-wireless测试版,增加了Wi-Fi协议字段和选项关键字,采用规则匹配的方法进行入侵检测,其AP由管理员手工配置,因此能很好地识别假冒AP,在扩展AP时亦需重新配置。但是,由于其规则文件无有效的规则定义,使检测功能有限,而且不能很好地检测MAC地址伪装和泛洪拒绝服务攻击。 本文首先介绍了无线网络的概念、分类,并与有线网络就安全性进行了比较,总结了无线网络存在的安全风险。然后对无线局域网协议进行了研究,重点介绍了IEEE802.11b、IEEE802.11i及中国的WAPI协议,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随后介绍了入侵检测的概念及分类方法,简要介绍了神经网络、分布处理技术等几种智能化入侵检测方法;进而研究无线入侵检测技术的概念体系结构等基本理论;然后对实现无线入侵检测系统的几个关键模块进行设计,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协议解码模块、预处理模块、检测分析模块、规则解析模块等等;最后根据计算机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发展的方向,对无线入侵检测技术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