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英语模糊性的语用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d12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人认为法律英语应当精确无争议,在由法律英语构成的正式文本里,人们应当尽量避免使用模糊语言表达形式。但是在许多法律英语中都存在一些语言表达模糊不清的地方。对于法律英语中模糊语言现象的研究也已经有很多年历史了,绝大多数都集中于从语义学的角度来展开,从词汇,短语,句法等入手进行研究。相对而言,从语用学角度进行研究的人要少一些。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借用Jef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LinguisticAdaptationTheory,LAT),同时结合H.P.Grice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Principle,CP)和GeoffreyLeech的礼貌原则(PolitenessPrinciple,PP)来达到研究模糊语言在法律英语中的语言选择和语言顺应。 本文要研究的重点是: 1、法律英语中出现模糊语言的原因是什么?它们有什么语用功能? 2、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在法律英语中存在的诸多模糊语言为什么有悖于合作原则?这些模糊语言是怎样达到语言顺应的? 3、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在法律英语中存在的诸多模糊语言遵循礼貌原则达到语言顺应的过程又是怎样实现的? 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之前是本文的前言部分,介绍模糊语言存在的普遍性,法律英语中模糊语言研究的重要性,引出文章研究的问题和方法。第一章是本文的文献综述,作者从语义学和语用学的角度分别回顾前人对模糊语言的研究状况,同时总结前人对法律英语的研究情况。第二章介绍本文的相关理论,作者分别阐述了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Grice的合作原则和Leech的礼貌原则,以及各个理论针对模糊语言的实际应用。这一章为后文理论的结合及应用奠定了基础。第三章是本文的核心章节,首先,作者借助顺应理论的言语选择和合作原则中的基本准则,详细地分析了人们在法律英语中使用模糊语言,违反合作原则的原因;并且结合多方面的例子,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法律英语中的模糊语言是怎样违反合作原则达到语言顺应的。其次,作者借助顺应理论中的语境关系顺应和礼貌原则中的基本准则,从面子理论出发,结合顺应理论中语境关系顺应的心理世界,举例分析法律英语中的模糊语言坚持礼貌原则达到语言顺应的过程。这一章节作者把顺应理论分别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做了很好的结合,同时也为下一章的语用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第四章是在前文内容基础上,结合JoannaChannell的分析,得出法律英语中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最后是本文的结论部分,作者对全文进行总结,得出文章的研究结论。 本文得出的结论是: 在法律英语中使用模糊语言有不可避免性,这是由人们的认知能力局限以及人们想通过模糊语言达到顺应目的等原因决定的。人们使用法律模糊语言,不管是有悖于合作原则还是遵循礼貌原则,不管从顺应理论中的言语选择来分析还是从顺应理论中的语境关系心理层面来分析,这些模糊语言存在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语言的顺应。恰当地使用模糊语言,可以使法律英语更加完善,有更多灵活性,言语更加礼貌,也使法律英语本身更简洁有效,这也是模糊语言语用功能的体现。
其他文献
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受到极大的重视,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也随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外语学习中,写作被认为是一种相当复杂的认知活动以及最难掌握的英语技能之一。因此研究者们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研究:(1)中国英语学习者(ESL学习者)在英语词汇辨认中的词形家族效应、词频和真假词因素;(2)在词汇判断任务中中国ESL学习者的二语水平对英语词汇辨认的影响。
适度养殖是不再追求牛的数量,而转为追求牛的质量,降低牛生病的概率.本文主要探讨牛适度规模养殖的疫病防治方法,旨在促进我国养殖业的不断发展.
细菌性传染病是牛羊的一类常见疾病,该类疾病具有传播速度快的特征,如果养殖户不能及时找出病因对症治疗,易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rn1 牛羊细菌性疾病防治的必要性rn牛羊养殖投
本文旨在从语域理论的角度分析商务用途英语的修辞特点。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中西在贸易、技术和文化方面的频繁交流,对商务英语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错误分析理论作为应用语言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对第二语言习得及外语教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不但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学习语言时的特点和弱点,还能帮助学生了解语言的学习过程。
本文认为美国当代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是由四种不同的话语构成的:白人审美话语,黑人身份话语,种族主义话语以及黑人群体的建设性话语。文章从小说中反复出现
作为美国19世纪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和“心理罗曼史”的开创者,纳撒尼尔·霍桑一直是文学评论界关注的焦点。尽管其作品创作于美国浪漫主义“文艺复兴时期”,但是他敏锐的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