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在全面回顾传统热气动弹性分析方法及其工程应用的基础上,基于气动热、气动弹性双向耦合的方法,对高超声速三维碳/碳复合材料层合壁板进行了热气动弹性响应分析。本文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全面回顾传统热气动弹性分析方法及其工程应用的基础上,基于气动热、气动弹性双向耦合的方法,对高超声速三维碳/碳复合材料层合壁板进行了热气动弹性响应分析。本文的主要工作和贡献有:1、建立了高超声速流场的工程近似模型,分别采用三阶活塞理论和参考焓法计算非定常气动力和可压缩边界层气动生热。该近似模型考虑了结构变形对气动生热的影响,是实现双向耦合分析的关键。2、建立了带加强板的碳/碳蒙皮壁板的热和结构有限元模型,并对网格和时间步影响进行研究,选取合适的有限元网格和时间步。同时对气动热建模中需要考虑的气动热更新率、热辐射、环境温度的影响进行研究。3、在上述基础上,基于双向耦合思路建立了热气动弹性模型,并对分块求解以及准静态、动态求解过程分别进行描述,实现了有限元模型和近似高超声速气动模型的耦合。此外,分析了壁板的热和结构特征响应时间,并讨论了特征响应时间的比值对求解的影响。4、基于气动热-气动弹性双向耦合思路,对高超声速碳/碳蒙皮壁板在时域内进行准静态和动态响应预测。研究表明:高超声速下,气动加热和结构变形更加明显,需要考虑结构变形和气动生热的相互耦合。考虑双向耦合的壁板失效更加严峻,且准静态分析中可以看出,对面内热膨胀的抵抗会导致壁板失效且依赖于飞行轨迹的失效模式。双向耦合几乎不增加成本,这是由于近似高超声速气动模型的使用。动态分析中每十个时间步更新一次热载荷可以很大的提高计算效率。
其他文献
本文根据有限变形理论,对超弹性和幂强化材料组合非线性材料中空穴生成与增长的不稳定性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获得了一些新的理论结果和数值计算结果.主要的工作如
配电自动化是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很强的工程应用背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配电网的故障定位和网络重构是配电自动化的关键功能,也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无论采用何种算法,配电网的故障定位及网络重构功能的实现均离不开配电网的拓扑结构,一个好的拓扑描述模型将有助于这些功能的实现。为了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当配电网出现故障时,必须快速确定故障区段。本文在分析传统配电网络模型的基础上,充分挖掘配电网拓扑结构的
双馈电机是结合异步电机和同步电机的优点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电机。它不仅可以满足一般场合机械调速的需要,而且能通过调节转子电压幅值和相位来实现电机定子侧功率因数的调节,另外还可应用于变速恒频发电系统。双馈电机能工作在超同步发电、超同步电动、亚同步发电以及亚同步电动等多种状态,具有良好的运行性能和较高的调节效率,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主要对双馈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进行了相关研究。首先,根据双馈电
本文在对应变梯度理论和有限元模型的研究基础上,将应变梯度塑性理论的本构关系和控制方程融入到有限元理论中,形成了一种基于应变梯度理论的新的有限元格式.本文建立了空间
磁悬浮轴承是利用电磁力将旋转电机的转子悬浮起来,从而实现定转子之间的无接触支撑,由于其具有无磨损、无需润滑、可高速运行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高速、真空超净等场合,如高速主轴、卫星姿控飞轮等。混合磁悬浮轴承中利用永磁体产生的磁场来代替电磁铁产生的静态偏置磁场,可以有效降低磁悬浮轴承的损耗,提高轴承性能,成为磁悬浮轴承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因而对其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磁悬浮轴承的基
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问题是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问题。改善与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主要手段是控制。本文根据逆系统方法、神经网络方法、最优控制理论及协调控制理论的特点,综合运用于电力系统单机系统的稳定控制。本文首先介绍了逆系统和α阶积分逆系统理论,接着根据发电机组运动方程和TCSC推导出单机无穷大系统的机组状态方程,再运用非线性逆系统方法将其表示为可用反馈方法实现的α阶积分逆系统,并将其补偿成为具有线性传
该文尝试以磁流变阻尼器作为半主动控制装置对大跨度斜拉桥的地震振动进行控制,研究其控制效果及工程可行性.该文首先综述了结构振动控制及其在桥梁工程中的研究及应用概况,
复合材料由于其优良的力学物理性能已经广泛被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工程、建筑工程、车辆制造工业和机械工程等不同领域。然而在复合材料制造、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往往会伴随有
现代大型运输机和民用客机多采用发动机翼吊式布局,且随着技术的进步,如大量复合材料的使用,现代大飞机越来越呈现出轻结构、大展弦比、大柔性等特点,这使得相应的气动弹性问
励磁调节器是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同步发电机乃至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重要影响。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增大,系统结构和运行方式日趋复杂,对同步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