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并购系”的扩张冲动与企业价值的变动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ytry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世纪末,中国的资本市场出现了所谓的“并购系”现象,并成为一大热点。然而短短几年,“德隆系”、“鸿仪系”、“托普系”等大型民营企业所控制的“并购系”相继坍塌。它们的溃败几乎都有一个共性:增速远高于其他同类企业,但在遇到危机之后则迅速衰退甚至倒闭,陷入“大而快、快而垮”的怪圈。 为何中国民营大企业溃败的现象不断出现?带着这一疑问,本文以民营“并购系”作为研究对象,在对其成因及价值成长途径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德隆案例进行了客观、深入的诊断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德隆系”由兴至衰,影响其价值持续增长的真正的原因在于盲目的多元化扩张、混乱的产融结合战略以及粗放的家族式治理模式,而且大部分民营“并购系”都具有以上缺陷;(2)在目前中国经济环境和制度约束下,民营企业更适宜走专业化基础上的相关多元化道路;(3)在目前中国金融环境下,如果以纯粹的融资动机去实施产融结合战略,是注定要失败的,产融结合只有建立在完善的治理结构、严格的风险控制和高效的监管体系基础上才能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4)民营“并购系”公司治理中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的矛盾冲突:一是民营“并购系”的不断迅猛扩张与不断强化的家族控制之间的矛盾冲突;二是民营“并购系”控制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矛盾冲突。
其他文献
1986年4月26日,位于乌克兰首都基辅北部的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厂发生爆炸,产生严重的核泄漏,21人当场死亡。这次历史上最严重的核事故,遭受辐射影响的人数从最初估计的不到5
政策性银行是指由政府创立、参股或保证,不以盈利为目的,专门为贯彻、配合政府的经济社会政策或意图,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内,直接或间接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充当政府发展经济、
2017年是我国“十三五”计划的第二年,宏观经济步入新常态的攻坚期,这标志着中国经济迎来结构深度调整的关键期。在此背景下,由国家发改委会同公安部、财政部、国土部等14部门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