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徽州古村落“水口”是徽州古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徽州特定自然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影响,“水口”在营建时往往以实用功能出发,构建丰富多样的自然人工要素,并且注重村民风水层面、宗法层面的精神诉求,在营建方法上则注重自然要素与人工要素的协调与融合,以自然山水为基础,大处着墨、小处精细,通过人工对整体的把握以及局部的注重,形成山、水、建筑的和谐状态,体现出了深厚的传统哲学思维观念,极具探究与借鉴意义。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历史遗存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地域文脉也面临着断层,现代人居环境的构建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凸显出生态环境恶化等主要问题。因此,本文以徽州古村落“水口”为研究对象,在呼吁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基础上,期冀对“水口”营建理念进行提炼,捕捉其蕴含的朴素人文观和自然观,为现代住区营建提供具有传统人文历史价值的新切入点和新视角,为构建具有生态文化特色的现代人居环境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对现存典型徽州古村落“水口”实例及相关历史文献进行调查研究,初步探讨了徽州古村落“水口”的形成背景,并对其规模类型及构建要素进行逐个分析,归纳出其作为村落“门户”、公共空间、公共景观及村落标识所担负的空间职能,而后进一步探析其在选址布局、空间组织、景观构建方面所表现的营建特征,从而总结提炼“水口”营建理念—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协调、生活需求与情感需求的兼顾、整体意境与细部空间的融合,建立对“水口”的全面认识。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水口”现代借鉴所具有历史、人文以及生态等价值,提出“水口”营建理念在“天人合一”人居思想、空间实用功能、人本情理建设、整体空间观念以及局部空间节点设计等方面的现代借鉴策略,并结合现代案例对其进行佐证。最后,对“水口”营建理念及现代借鉴进行了辩证思考,期冀摒弃“水口”营建过程中的糟粕成分,在现代借鉴中吸纳其科学内核,注重“意”与“形”的灵活应用,并对本文的进一步工作方向进行了简要的讨论。本文为进一步了解徽州古村落“水口”提供了理论依据,为现代住区人居环境构建提供了合理的切入点,更为保护徽州古村落遗存和延续传统文化提供了切实的空间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