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高校课余体育活动意外伤害事故频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安全问题得到广泛关注,此类意外伤害事件不仅会危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会对高校体育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本文依据风险管理理论,以辽宁大学(崇山校区)、沈阳农业大学、沈阳理工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沈阳大学的867名大学生、21名教师作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沈阳市普通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开展项目进行风险因素识别和评估,并提出风险应对策略。主要结论如下:(1)沈阳市普通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开展状况良好,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约有94.7%的学生参与课余体育活动。开展项目包括:球类、田径类、体操、健身、娱乐和水上等项目。所开展的项目中,球类项目最受欢迎,田径类和体操类项目次之,轮滑、健身和水上项目参与人数较少。(2)沈阳市普通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安全状况一般,风险主要表现为运动损伤,约占73%的发生率。其中,运动损伤类型主要包括:拉伤、擦伤、扭伤和挫伤。运动损伤部位包括:踝腕关节、手臂、腿部、腰部、足部、膝盖、肩膀、臀部。(3)通过因子分析将所调查的风险因素进行归类和命名,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沈阳市普通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风险因素类型包括:学校管理方面、场地与器材方面、外界环境方面和学生自身方面。(4)针对沈阳市普通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开展项目进行风险因素识别和评估,评估结果显示:首先,不同项目的风险因素存在一定差异,如球类项目和长跑项目中,学生自身方面为主要的风险因素;体操、轮滑和健身项目中,学生自身方面和场地与器材方面均为主要的风险因素。其次,相同风险因素在不同项目中的风险量存在差异,如与其他参与者发生暴力冲突在球类项目中的风险量高于其他项目等。(5)根据风险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估结果,提出了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包括事前风险规避、事中风险控制和事后风险转移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