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性艺术家们将自我的作品放在时代之间是存在着一定关系的。首先,她们的作品是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自我艺术创造的。女性艺术家的艺术作品中展现的不仅仅是女性的精神世界,也体现了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环境。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体现着不同个性风格,而她们却真实的呈现出艺术家内部的精神世界和外在社会环境之间的冲突。这也是促成女性艺术家对自我生存状态、精神追求、心里压抑、文化处境的生活体验。本文通过对闫平、蔡锦、夏俊娜三个人绘画作品进行分析。首先,以“50后”闫平的作品为开端,讲述1978——1984年以来女性艺术变化。她的作品出现在改革开放初期,作品风格大体注重主旋律的母性题材,个性温和,属于艺术创作的平缓期;其次,叙述1985——1989年中国思潮动荡的5年,以“60后”蔡锦为代表,这个时代的女性艺术家大多善于表达强烈的自我情感,由于她们经历了“85学潮”,所以在创作的时候注重表达个性、自我的创作题材;再次谈到1990——1999年,“70后”女画家夏俊娜,正好处在艺术的社会学转向时期。夏俊娜的作品表达出自己天生烂漫的艺术风格,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与小资情调相融合,从而很好的诠释了自我的内心独白。最后的2000——2008年是艺术大发展的高潮,全球的艺术交流给予中国的艺术最全面的发展。谈到作为现代年轻“80后”的自己所处在一个势不可挡的青年艺术大潮中,接收了很多领域的艺术教育,培养我们丰富的艺术底蕴,但是同样也面对着许多艰难的挑战。贯穿“时代”和“女性”这两条线索,讲述改革开放30年间的艺术转型,这30年来的艺术发展无疑是非常巨大的,女性地位的提升也是促成其发展的原因。改革开放30年是女性主义在艺术领域中的觉醒,一方面是源于女性地位的提升,另一方面也是来自于女性对艺术的解读,她们在情感的表达上比男性更为细腻,她们观看这个时代的视角更为透彻。我们不难发现一件作品不仅反映出创作者的创作理念,同时也折射出作品整个时代的环境。上个世纪20年代初的西方也正经历了这样一个转型期,它是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决裂的时期,这个艺术风潮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刮进中国的艺术领域,一个时代的影响对一个艺术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作为一名女性艺术家,在她们创作作品时,除了感受时代变化的过程,也展现出了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历史,从而理解这个时代对她们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