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聚硅乙炔转化的SiCO(M)陶瓷的制备及吸波性能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雷达探测技术的提高,武器装备的突防越来越难;不具备隐身能力的飞行器将无法遁形,极易被雷达发现而遭到摧毁,无法完成精确打击任务。具有电磁吸收能力的材料可实现电磁波的低反射,应用在飞行器上,可降低暴露风险,实现雷达隐身的目的。为了满足超高速飞行器对耐高温吸波材料的需求,本文利用先驱体法制备了多种陶瓷吸波材料,研究了组分、尺寸和结构对吸波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吸波机制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通过炔基双锂盐和氯硅烷的缩聚反应,制备出SiCO陶瓷的液态先驱体-聚硅乙炔,其主链由炔基和含硅单元交替链接而成,可发生热固化和交联剂固化。SiCO陶瓷随着热解温度的提高(800-1400℃)逐渐由非晶SiCO相向SiC相转变,同时伴生碳纳米管和碳化硅(SiC)纳米线。在1200℃热处理下的SiCO陶瓷吸波性能最佳,层厚为3.5 mm时,最小反射损耗(RLmin)达到-33.2d B、有效频宽(EAB)为5.1GHz。这是因为在无定形的SiCO基体中形成了微纳米的SiC相和石墨C相,丰富的相界面增强了界面极化,提高了介电损耗。利用乳液热固化法、剪切拉伸法和模板法可分别制备SiCO陶瓷球、棒和片,利用丰富的相界面,提高对电磁波的散射和损耗能力,实现吸波材料的宽频吸收。通过乳液热固化法,可得到不同尺寸的SiCO陶瓷微球(1-20μm),微球尺寸的大小和结构与乳化剂黏度、搅拌时间、搅拌速度等有关。SiCO微球的吸波性能与微球的尺寸有关,尺寸越小吸波能力越强;其中中空结构的10μm SiCO微球吸波能力最强,吸波层厚为3.5 mm时,反射损耗RLmin为-46d B、有效频宽可达8.7 GHz(8.9 GHz-17.6 GHz)。SiCO微球具有良好的高温抗氧化能力,在空气中加热到1000℃时,质量损失只有2.3%。利用模板法制备的SiCO@BN复相陶瓷片具有独特的核壳结构,其中经1200℃热处理、填充比55%的吸波体吸波能力最好,反射损耗RLmin为-55.6 d B(吸波层厚为4 mm)、有效频宽约为6 GHz(吸波层厚为2.5 mm)。SiCO@BN吸波机制依赖于适宜的阻抗匹配、界面极化、电导率增加以及独特的谐振腔结构。此外,SiCO@BN复相陶瓷具有良好的高温抗氧化能力,在空气中,加热到1000℃的质量损失只有1.3%。通过引入交联剂-乙酰丙酮金属盐,得到吸波性能良好的SiCOM陶瓷(SiCOFe、SiCOCo和SiCONi陶瓷)。其中,SiCOFe陶瓷的主要成分为Fe3Si和SiC,1200℃热处理的SiCOFe陶瓷的吸收频宽最好,有效频宽为5 GHz(吸波层厚为2.5 mm);S-1400陶瓷吸收强度最大,反射损耗RLmin为-41.2 d B(吸波层厚为2mm)。SiCOFe陶瓷具有良好的高温抗氧化能力,加热到1000℃的质量损失只有5%。此外,利用SiCOFe陶瓷先驱体,可制备出形貌可控的SiCOFe多孔陶瓷微球,以此制备的吸波体RLmin为-26 d B(吸波层厚为3.5 mm)、有效频宽为6.5 GHz(吸波层厚为3 mm)。
其他文献
最优化理论与方法是一个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分支,它所研究的最优化问题普遍存在于工程设计,资源分配,生产计划安排等实际应用领域。随着最优化理论的发展,关于可用于求解定义在黎曼流形上的优化问题的最优化方法及其收敛性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这些研究的必要性在于,许多实际应用领域出现的问题并不能归结为定义在线性空间上的优化问题,而需要在黎曼流形的结构下进行定义和研究。近些年来,关于黎曼流形上的带有次梯度的最优化方
三维编织炭化型热防护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刚度、很好地抵抗复杂多向机械应力和热应力能力、防/隔热效率高和可设计性强等特点,在航天飞行器烧蚀型热防护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不同的温度和炭化程度条件下,三维编织炭化型热防护材料表现不同的力学及热物理性能,时变的温度及炭化程度对应时变的材料性能,从而材料表现复杂的传热及高温力学响应。在烧蚀条件下,三维编织炭化型热防护材料内部组分材料(纤维和基体)性能差异
高性能热塑性复合材料因其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较高的断裂韧性、优异的冲击损伤容限以及易成型和可循环利用而成为大型客机次承力构件的首选材料,其耐热性的优势使得其常被用于某些具有特殊温度需求的零部件之上(如发动机面板),但此时热塑性复合材料势必会承受温度和机械载荷的耦合作用,从而大大增加了其结构评价和失效分析的复杂性。虽然目前针对高温环境下热塑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已经开展了部分工作,但受相关理论发展不
弛豫铁电单晶铌镁酸铅-钛酸铅(PMN-PT)因其优异的压电和机电性能,被誉为压电材料领域“数十年来一次激动人心的突破”。目前,PMN-PT弛豫铁电单晶的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对其宏观机电性能和微观铁电畴结构的研究都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但目前将两者综合起来的研究还比较少。材料的宏观性能是由其微观结构决定的,单晶铁电畴结构的微小畸变可以带来的宏观性能的明显改变,组分相同的PMN-PT晶体
镁及镁合金作为生物可降解材料得到了研究者们广泛的关注,但镁活泼的化学性质使其在复杂的体液环境中极易降解。为降低镁的降解速率并提高其生物相容性,本文采用阴极电沉积的方法在纯镁表面构建钙磷生物涂层。为加强涂层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以及为涂层的形核提供更多位置,涂覆前在镁表面采取不同方式的预处理。在电沉积过程中通过控制制备参数调控基体表面状态及基体与电解液界面间的化学环境,深入研究纯镁表面状态、沉积温度与
Ni-Mn-Ga合金是一种极具潜力的高温形状记忆合金,但其多晶脆性严重制约了合金薄膜形状记忆效应和阻尼性能的开发和应用。本文采用Gd合金化和晶化退火获得了塑性改善的细晶Ni-Mn-Ga-Gd高温形状记忆合金薄膜,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示差扫描量热分析仪、透射电镜、动态热机械分析仪等系统研究了Ni-Mn-Ga-Gd合金薄膜的组织结构,相变行为,形状记忆效应和阻尼行为,重点考察了晶粒尺寸对马氏体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求解偏微分方程的间断有限元方法的最优误差估计性质。其中研究的方程为在多个领域有广泛应用的双曲守恒律方程和线性Korteweg-de Vries方程。本文中所研究的间断有限元方法是一类用于求解偏微分方程的高精度数值算法,其优点在于对光滑解问题所得的数值解能以任意高阶逼近真解,同时对于间断解问题所得的数值解能够准确且清晰地捕捉真解的间断。因其优秀性质,间断有限元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
探究复杂系统的内在动力学行为有两种典型方案——时间序列和复杂网络,它们在各自领域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并日趋完善,不少经典的统计量被用于刻画复杂系统的特征。但是,两种范式截然不同的分析视角使得在单一范式下分析和表征复杂系统难以得出全面的结论,这两种范式之间的转换在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尽管如此,目前提出的转换方法仍都缺少等价性方面的理论依据,两范式之间的转换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表征系统的内在特性还有待
Heusler合金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间化合物,根据其化学组成可分为:半Heusler合金(原子比为1:1:1)、全Heusler合金(原子比为2:1:1)以及四元Heusler合金(原子比为1:1:1:1),分别为A2、L21以及LiMgPdSn型结构。Heusler合金是一类特殊的材料并具有多功能性的应用,如半金属特性、高温铁磁性、形状记忆效应、拓扑绝缘体以及在能源和磁热方面的应用。Heusle
夹层结构通常具有高比强度、高比刚度、优良的隔声与隔热等特性,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船舶、高速列车、航空航天等工程结构中。在极端的高温和噪声环境中,热应力、气动噪声与机械载荷叠加对整个飞行器结构产生巨大影响。因此深入研究夹层结构的动力学特性对结构设计具有深远意义。随着微电子机械系统、集成电路以及智能系统和结构的快速发展,使能量收集技术为低功耗微电子设备和无线传感网络提供能源成为一种可能。本文提出一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