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洋独特的自然环境,使海洋生物一直生活在水压较大,温差较小,盐度较高,溶解氧与日照有限的海水化学缓冲系统中。由于生存环境的特异性,海洋生物体在生存、繁殖,代谢,适应机制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特点。它们集中体现在,含有大量特殊的代谢产物和生命活性因子。这些生物体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与其化学防御系统密切相关。在自然资源中,物种丰富且保存相对较好的海洋底栖生物,如珊瑚和海绵,已成为国际上发现药物先导化合物的重要靶向。通过研究海洋生物学的化学成分,从而揭示这些生物的化学防御机制,发现功能活性分子,以此阐明对人类疾病的治疗所承担的重要作用。本文研究对象块花柳珊瑚Anthogorgia sp.属于柳珊瑚目(Gorgonacea)棘柳珊瑚科(Acanthogorgiidae)动物。迄今为止,很少有关于该属的报道,最先报道Anthogorgia属的作者,从中分离得到6个甾醇和1个神经酰胺,且尚未对其生物活性进行研究。花柳珊瑚的次级代谢产物含有丰富的愈创木烷类物质,它们常常呈现艳丽的颜色,如褐绿色,橘红色,紫色,蓝色,黄色等。在某种程度上提示了珊瑚以及某些生物具有鲜艳色彩的原因。柳珊瑚鲜艳的体表颜色很可能与其自身的防御系统有关联,但具体反映其体表不同颜色的代谢产物有待进一步探讨。本论文在对Anthogorgia sp.的化学筛选中,应用色谱制备和波谱分析确定其中一主量成分为愈创木薁。其性状为蓝色油状物,这可能提示为块花柳珊瑚Anthogorgia sp.的体表颜色成分。与此同时,利用海洋天然产物的化学研究方法和现代光谱技术,采用DAD-HPLC和1H-NMR的方法,对珊瑚样品的特异性进行跟踪导向。采用正相硅胶柱层析,反相ODS柱层析以及核磁共振二维相关谱(HSQC,HMBC,COZY),质谱(MS),紫外(UV),红外(IR)等波谱学技术对天然产物进行分离。并结合具体的旋光,光谱学等方法对其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所设计的复合化合物的三维构型,为开发新药提供依据。本研究针对花柳珊瑚Anthogorgia sp.的95%乙醇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从其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其中4个愈创木薁类倍半萜物质,1个倍半萜单聚体,2个降碳倍半萜。降碳类倍半萜化合物是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3和5为新化合物,且均以对映异构体的形式存在。化合物6为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4亦为对映异构体,4-2为新的化合物。化合物1、化合物2、化合物7为已知物质,分别鉴定为:2,2’-biguaiazlenyl、linderazulene、ketolactone。花柳珊瑚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主要为倍半萜类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