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卡隆铁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我国著名的“三江”成矿带上,有着长期找矿勘察的历史。本文在收集相关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岩矿地球化学分析,对矿床形成的区域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进行了研究,对该矿的成矿物质来源以及成因类型进行了探讨,从而进一步总结了矿床的成矿规律,建立了矿床的成矿模型。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以下认识:1.通过搜集矿区资料及相关文献,结合矿区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赵卡隆矿区处在北羌塘-昌都陆块北东边缘的江达-德钦岛弧带之中,成矿地质背景为弧后盆地。2.通过对矿区地质图的修测工作,确定了矿区地层新的层序关系,对矿区的构造系统及岩浆岩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3.通过矿石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矿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火山喷发活动,部分来源于地层,成矿母岩源区以壳源为主,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地层水和循环海水的混合。4.结合矿区的成矿地质条件,分析了矿床的成因类型,并进一步探讨了矿床的成矿中心及分带特征。赵卡隆矿床属于海相喷流沉积-改造型铁铜多金属矿床。5.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分析,建立了矿床的双喷系统成矿模型,同时把成矿过程分成火山喷流沉积期和改造期两个期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