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诸多国家和地区都把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进行培育。要想使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就要在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前提下,优化旅游供给结构,提高旅游供给能力和产品竞争力。21世纪以来,我国大力提倡发展乡村旅游,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解决“三农”问题,推进郊区经济全面发展的因应之道。国家旅游局把2006年的旅游主题定为“中国乡村游”,更进一步刺激了以县域为主的乡村旅游的发展。因此,县级区域可以通过旅游供给结构的研究,探讨如何发挥地区优势,建立合理的、有竞争力的县域旅游供给结构,从而有效地指导和促进县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旅游目的地角度对县域旅游供给结构进行研究,首次提出了县域旅游供给发展的三个阶段,对旅游供给环境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旅游供给的时序结构、地域结构和产品结构。然后运用SWOT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及多学科综合分析等方法对县域旅游供给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最后,论文以莒县为例对县域的旅游供给结构进行了具体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因此,本论文对县域旅游供给结构的研究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简单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旅游产品、旅游供给结构等基本概念,对旅游供给结构、旅游产品结构进行了辨析,认为旅游供给结构不能简单的等同于旅游产品结构。回顾了国内外对旅游供给结构研究的历史及现状,提出了该论文的研究方法,指出论文的研究是适应新时期旅游市场竞争、促进县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平衡县域旅游供需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第二、三、四部分是论文的主体。该部分从整体上分析了县域旅游供给的发展阶段、旅游供给环境及结构特征。文中提出了县域旅游供给发展的三个阶段并分析了每个阶段的优劣势;指出了影响县域旅游供给环境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并运用SWOT分析法对县域旅游供给环境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县域旅游供给的时序结构、地域结构和产品结构,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地域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第三部分以山东省莒县为例进行具体论述。首先对莒县旅游供给发展阶段进行判断,然后运用SWOT分析法对莒县旅游供给环境进行分析,并汇总成表;最后对莒县旅游供给的时序结构、地域结构和产品结构进行具体分析,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莒县七大旅游区域的旅游供给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在上述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第四部分对今后莒县旅游供给结构的调整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首先要改善莒县旅游大环境;其次应加强莒县旅游区域规划,优化旅游供给空间结构;再次要深入挖掘莒县旅游产品内涵,优化旅游产品组合结构;最后应与周边旅游区域错位协调发展,积极拓展旅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