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所指的“世界历史”是指世界上各民族、各国家在生产力的发展及其普遍交往建立的基础上,由原来的封闭、孤立、互不往来的状态逐渐走向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一体化过程和趋势。当今世界的全球化趋势引起了学术界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持续关注与探讨。本文试图在探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形成的思想源泉与历史背景基础上,概括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主要内涵,挖掘它的理论特质,揭示它的方法论意义,从而达到对这一理论的一种更为深入了解。本文认为,古代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基于区域性的交往提出的一些世界历史观念,是探寻“世界历史”思想的最初萌芽。近代西方思想家首先提出了“世界历史”的哲学概念,尤其是黑格尔首次从纵横两方面把“世界历史”论证为一个有机整体的思想,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有益的方法论启示,但西方思想家或从人文史观的角度把历史描述为一个整体,或从理性的角度把历史推演成一个整体,都脱离了真实的世界历史的发展,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鼓吹“欧洲中心论”。马克思在批判继承以往世界历史思想的基础上,基于十八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大工业所引起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及其所造成的世界性的普遍交往这一事实,着眼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和未来共产主义的实现,用理论的形式对现实世界一体化发展状况与趋势作了表征和论证。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坚持从唯物史观出发探讨世界历史的形成发展趋势,坚持从人类整体的视角看待社会历史的发展。在世界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不仅对整体的世界历史的发展,而且就是对其组成部分即各民族国家的发展道路的选择问题,都坚持放在整体性的世界历史中加以思考,这就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中所蕴含的方法论意义,即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全球化视野。马克思坚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关系出发论述世界历史的整体性特征,坚持从历史发展规律的普遍性与各民族发展道路的特殊性与选择性出发论述世界历史的共性与个性、整体与个体的关系问题。从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既与以往的世界历史思想有本质的区别,也与唯物史观中的其它理论的功能相异。坚持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所蕴含的全球化视野这一方法论出发,反思我们今天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中会得出一些有益的思想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