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石是生产陶瓷的主要原料之一,近二十几年来,我国陶瓷产业发展迅猛,其中建筑陶瓷和日用陶瓷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然而,庞大的陶瓷用量使优质长石矿资源面临枯竭,所以对中低品质的长石矿进行优化处理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可行途径。铁和云母是中低长石矿的主要杂质,影响陶瓷的白度、介电性能、化学稳定性等,因此去除长石矿中的铁和云母这一问题亟待解决。本论文针对上述问题,对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某陶瓷原料有限公司的钾钠长石矿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优化了选矿药剂和选矿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SEM、XRD等仪器分析手段对长石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具体分析。测试结果表明:Fe2O3>0.90%,K2O+Na2O<10%,原矿白度为7%,属低品质矿石。2.实验室小试分别采用石油磺酸钠、油酸钠、石油磺酸钠和油酸钠混配物对低品质长石矿进行了除铁研究,最佳的除铁药剂是石油磺酸钠和油酸钠的混配物,质量配比为2:1。分别采用十二胺、十八胺、十二胺和十八胺混配物对低品质长石矿进行了除云母增白的研究,最佳的除云母药剂是十二胺和十八胺的混配物,质量配比为2:1。考察了药剂的浓度、加入量、pH、矿浆浓度等因素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实验方案是除铁药剂浓度为5%,加入量为3.3g/kg,pH=5~6,矿浆浓度为50%,搅拌时间1min,浮选时间5min;除云母的药剂浓度为5%,加入量为0.825g/kg,pH=2~3,矿浆浓度为40%,搅拌时间1min,浮选时间5min。实验室得到长石精粉的白度为59%,Fe2O3<0.20%、K2O+Na2O>12%,属于高品质陶瓷原料。3.半工业性试验采用了“原矿—破碎—选择性磨矿—筛分—磁选—浮选”工艺流程,考察了磨矿方式、磨矿粒度、磁选条件等因素。确定了最佳的磨矿方式是钢球磨矿,磨矿粒度为60目(0.25mm),磁场强度0.9T,矿浆流速2.0cm/s,脉动频率300次/分,半工业性试验得到长石精粉白度为61%、Fe2O3<0.12%、K2O+Na2O>13%。4.工业性试验采用了“原矿—破碎—磨矿—筛分—磁选—浮选—脱水”的新工艺,工业性试验得到的长石精粉白度为65%、Fe2O3<0.10%、K2O+Na2O>14%,达到我国长石特级品和出口品的标准(QB/T1636-1992)要求。本论文对长石矿进行了除铁和除云母增白的研究,探究了浮选药剂的协同作用,对浮选药剂浓度、加入量、pH、矿浆浓度、去除杂质顺序、磨矿方式、磁选条件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确定了浮选药剂、实验方案和工艺流程,并应用于工业实际生产。该工艺已试生产一年,所得到产品白度高、品位高,为我国大量的低品质长石矿优化成高品质长石矿提供了一种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