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蜀地教育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shang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代是蜀地教育发展较快的时期之一。真宗时,蜀地分四路,此四路面临的的客观情况及发展状况不同,因此其教育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色。本文将具体分析四路教育发展各自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以求尽力客观、详细地了解蜀地的教育发展情况。文章首先梳理了宋代蜀地发展教育所继承的教育基础及面临的制度政策,在此基础之上对川峡四路的教育进行详细的分析,以展现各路教育发展的不同轨迹。成都府路的教育主要从其基本情况、发展的原因、教育出现的问题及衰败等方面进行论述。成都府路官学的建设数量为川峡之最,并拥有“举天下郡国所无有”的成都府学;而本路书院教育的代表则是眉州,此外混同私学共同发展,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教学形式。在类省试、经济技术以及士人家族的支持下,本路教育达到古今之最盛。然本路内各地教育的发展不平衡。在宋蒙(元)战争中,教育进程被迫中断,元明时期再难如宋代之繁盛。潼川府路教育的特点,主要从本路物质资源的开发、教育资源的积累及教育发展的成果三个方面来论述。入宋以来,潼川府路持续开发,积攒了大量的物质基础,并抓住兴学时机创办学校和书院,积累教育资源。在此基础上,学校教育与书院教育培育出众多人才,形成了多个与成都府并列的教育中心。宋蒙(元)战争期间,依靠“山城”防御体系,延续斯文。多年的经营让潼川府路的教育在宋代焕发光彩。利州路和夔州路,文章先分述两路教育基本状况及特点,再基于相似性进行对比,从而对两地教育做出更为深刻的认识。首先,分别研究利州东路和西路的学校、书院等教育情况,指出利州东路及西路的教育有一定发展,但东路发展要强于西路,其教育发展缓慢、区域不平衡。随后,对夔州路的学校教育和书院教育进行概述,并从进士数量及风气改善方面对教育的成果进行展示,指出本地教育发展受经济、风气、名人效应和战争等因素制约。最后,基于利州路和夔州路在南宋军事地位的变化,探讨军事对两路教育发展的影响。通过对川峡四路每一路教育发展的研究及其特点的总结,可以看出在同一区域内,由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不同,教育的发展是不平衡性的。但经过宋代政府和民众的共同努力,这种差距正在逐渐缩减,可见宋代对蜀地的经营卓有成效。
其他文献
3D打印技术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聚合物材料、粉末类材料、陶瓷材料和复合材料等特殊材料,通过逐层切片打印的方式来满足少量化、个性化生产需求的一种打印模式。随着创客教育的普及,3D打印课程已经慢慢进入中小学课堂。本文以C学校为参考,分析了校本课程中原有3D打印校本课程教学方式的特点和不足,基于项目式学习方式针对课程提出教学方案,并对方案实施过程中的不足进行反思,以此为3D打印课程的项目式教学推
报纸
报纸
基础底板作为高层建筑基础的重要防水构筑部件,主要承载水反力,且通常厚度比较大。因此,高层建筑基础底板施工通常按照大体积混凝土规范来配制混凝土。但是由于大体积混凝土自身特点的限制,其水泥水化热比较大(预计超过25℃),内部升温比较快,易因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发生温度裂缝,进而影响高层建筑基础底板的安全及正常使用。鉴于此,为优化高层建筑基础底板施工质量,文章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为研究对象,结合某高层
目的:探讨微格联合PBL教学法在手术室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手术室实习的104例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n=52)与对照组(n=52)。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带教法,研究组采用微格联合PBL教学法。教学结束后,通过理论考试、技术操作考核、中文版护理人文关怀能力量表(CAI)、中文修订版霍尔职业精神态度量表评价两组教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教学创新与互联网技术融合已经成为一种尝试与趋势。2020年《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了劳动教育价值,并且将之与人才培养进行融合,以期助力高校劳动教育新途径开拓。本文尝试结合互联网时代优势,将积极心理学中的PEMER理论和劳动教育相融合,在积极情绪、投入、人际关系、意义和成就感五方面融入劳动教育的理论培训、服务实践和总结分享等层面构建新型劳动教育模式的路径研究。
分析美学从三个方面推进了传统美学:反本质主义的美论;以审美特质和审美经验从客体和主体推进美论和美感论;面对当代艺术实践提出和研究艺术哲学的系列问题。面对当代艺术思潮的发展,研究者需拒绝宏大体系的构造,吸取分析哲学的思想和观点,从细部提出具体问题。推崇理性的学术批评,以学术共同体的智慧解决问题,是分析美学学术创造的基本方法。放弃本体论思维构造体系和话语的思路,淡化美学史的书写,重视美学基本问题的研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