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教育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教育部相继颁布了 2004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2007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及2015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指南(讨论稿)》等纲领性文件,旨在指导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这些文件对大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作出了具体要求,强调写作的实用性,如专业论文、学术报告等;注重学生个性发展,鼓励学生表达个人观点;提高了对文章长度的要求。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2012年湖南大学进行了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其中包含了“菜单式”课程改革。本论文在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证调查的基础上,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对湖南大学大学英语“菜单式”高级英语写作类课程改革进行调查评估。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参加了“菜单式”高级英语写作课程的222名湖南大学不同学院及年级的学生和7位教授该课程的英语教师。采用SPSS 19.0对学生需求问卷、满意度问卷及教师问卷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对教师的访谈数据进行了定性分析。运用定量分析(问卷)和定性分析(课堂观察和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旨在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大学英语高级写作类课程实施课程改革的概貌如何?(2)大学英语高级写作类课程满足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哪些需求?(3)英语教师对大学英语高级写作类课程的课程改革态度如何?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英语“菜单式”高级英语写作课程,采用小班教学,教师能够因材施教,并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采用的团队领导负责制,更能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教学设备齐全、资金充足、师资力量雄厚和具备一定较高英语水平的学生,均满足了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使大学英语高级写作类课程改革顺利实施。(2)学生对大学英语“菜单式”高级英语写作类课程的课程设置、教材、教师、考核方式、教学语言、教学工具、教学模式、学分学时满意,但对教学活动和课堂氛围的评价相对较低。(3)教师对“菜单式”高级英语写作类课程持积极的态度,对教学效果感到满意。尽管教师对课堂活动及课堂氛围不是很满意,但都赞同继续实施这种课程改革模式。本研究还存在着不足之处:并未对参导了“菜单式”高级英语写作类课程的学生进行小组访谈,仅仅通过满意度问卷反应学生对该类课程的态度,使研究发现不够全面客观。后续研究可考虑采用更多的研究工具,以便弥补这一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