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民事执行救济制度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zhiwei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事执行的程序由很多的部分组合而成,民事执行救济制度就是其中之一。民事执行救济制度是为了防止在执行的过程中当事人、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所规定的一种救济制度,就保护当事人、第三人的合法权益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有关执行方面的规定却不是很完善,在执行救济方面还是有许多的不足之处。虽然经过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修改,我国的执行救济制度产生了一些变化,具有一定的进步性,然而,修改后的执行救济制度还是不够完善,仍然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因此,笔者寄希望于通过本文对我国的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粗浅研究,可以为我国未来的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发展建言献策。
其他文献
设置人民陪审制度的初衷是为了实现“法官法律思维”与“陪审员民间智慧”的良性互补互动,将世俗社会的常识、常情、常理及民间社区的习惯、道德、伦理融进案件审判过程,保障情
从2018年开始,我们又多了一个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2018年6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发布会,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介绍,从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我国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韩长赋表示,“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能够营造重农、强农的氛围,凝聚爱农、支农的力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广大市民也有回归乡村,参与农事体验、品味农村情调的需求和田园
期刊
庞德受到当时正在盛行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认为制定法律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作用于社会,是为了达到理想的社会效果。法律发展到近代,各种社会问题不断涌现。这使得应用社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民主政府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夕,为了继续坚持革命斗争和发展经济,已经在解放区开办了一些煤窑,以供当地军民作为燃料之需。抗战取得胜利之后,解放区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自2008年5月1日实施以来,政府信息公开对于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条例》“明确了行政机关依法公开政府信息的义务,规定了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方式和程序,对于推进我国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获取政府信息,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条例》在实施中也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更多会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