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7世纪欧洲社会收藏文化初探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fdbu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收藏在近代欧洲文化,或者说在近代西方社会文化的形成过程中有着独特的作用。16、17世纪是欧洲走过中世纪,经历文艺复兴后,开始进入大发展的时代,它是一个承前启后、新旧参半的转折时期,也是欧洲社会中收藏文化的历史发生转折和显现新趋势的重要阶段。 在藏品方面,不论种类、还是数量均呈激增态势;从收藏者来看,贵族、平民等各阶层的人士都踊跃投身其中,并最终在这两个世纪内形成了影响至今的收藏文化传统。本文将主要从收藏品、收藏家、收藏与社会三个角度出发,对16、17世纪欧洲社会的收藏现象作一初步探讨。 第一章导言部分介绍了论文的缘起和国内外有关收藏文化的研究概况,并鉴于目前国内相关研究较为缺乏的情况,首先对欧洲的收藏历史作了一番简单的梳理。从第二章开始,就进入对16、17世纪收藏文化的具体论述。 首先,是16、17世纪的收藏品(第二章),包括它的种类和展示方式。16、17世纪的藏品种类在英文中可用“encyclopedia”来形容,本文则根据物品的主要特性将收藏品分为艺术品,珍奇物(包括自然物种、圣物神物及手工珍品)和书籍手稿三大类。展示方式上,在这一时期,人们凭借着有限的知识,按照一些初步的审美规则、视觉规律,将收藏品进行分类和安置。另外与实物展示相辅相成的是借助于出版物对外进行宣传。 其次,是16、17世纪的收藏家(第三章)。相对于其他时代,这一时期是收藏家集中涌现、波及范围自上而下层层延伸、从而形成社会中一道群体景观的时代。皇室贵族由于资金和地位的优势构成收藏界的第一方阵,收藏品对他们来说可能更是外交活动和打通仕途的重要筹码。各类职业技术人员既缘于个人兴趣,又出于职业需要,成为自然物种和珍奇物的主要收藏者。他们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医药类从业者和大学内的知识分子。此外,拥有经济实力的商人大都希望获得相应的社会名望,而代表贵族生活的艺术品收藏就是一个便捷的攀升手段。 再次,本文分析了收藏与欧洲社会的关系,即收藏风潮的成因和影响(第四章)。收藏在这两个世纪,从贵族的私密珍宝间走进了社会公共的生活领域,从敛财的简单目的转向欣赏、研究、炫耀等多方面的需求。推动其转变的是社会发展中政治的、经济的因素,以及西方文化中不可忽视的宗教力量。 16、17世纪收藏文化对欧洲社会的影响体现在3个方面。其一,促进了社会成员的交流,既有阶层的转化、也有同好间的互动,以及不同区域的接触;其二,引导着艺术发展的方向,促使文化和科学获得新生;其三,形成了近代欧洲文化的新风尚,使人们对于收藏的感情开始从兴趣过渡到生活的习惯。 最后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归纳,指出16、17世纪的欧洲具备了收藏文化大发展的物质精神条件。收藏文化作为欧洲文化的组成部分,既反映出社会发展的历史背景,又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推动因素,它的文化特征鲜明而持久。
其他文献
《荒原》创作于20世纪20年代,艾略特在1919年便开始构思《荒原》的创作片段,他当时的婚姻失败,物质财富上面没有得到改善,再加上一战后艾略特对当时萧条的社会的憎恶,都促进
“范式”就其一般的理解是指一个学术共同体所共有的精神信念和研究传统,以及在此基础之上所形成的理论模式和规则体系。自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一书中提出这个概念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不断革新的过程,是一个系统的、贯穿教师整个职业生涯的过程。为了确保教师专业的持续发展,教师应建立专业发展的动力基础—教师职业价值观。教师
生态文明,或称绿色文明、环境文明,是依赖人类自身智力和信息资源,在生态自然平衡基础上,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全球化协调发展的文明。生态文明的提出,可以说是人类对灰色文明
竞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产物,不管是对早已步入市场经济的西方国家,还是现在正逐步建立市场经济的我国来说,面临着越来越多来自各个层面的竞争。对竞争力理论的研究虽然最近
一般数控机床在加工生产中是根据编制的加工程序进行工件的切削,加工过程中的一些参数如: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切削深度等都是在编程时根据机床加工手册和操作者的经验确定。在
互联网从诞生的那一刻起,便开始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史料未及的影响。从个人生活的方方面到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无不折射出网络的影子。鉴于其巨大的力量,国内外的
为了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Linux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需要分析实时系统的任务管理,中断处理和存储管理。在改造Linux内核基础上,对任务管理,中断处理和存储管理进行精心设
本研究首先将粉煤灰和土壤按照不同比例混合并进行盆栽试验,分析粉煤灰对土壤理化性质以及草坪草生长的影响,确定粉煤灰草坪基质的最佳配比;在此基础上研究草坪栽培环境的植物效
美术欣赏教育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丰富幼儿美感经验,培养幼儿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的主要途径。然而在现实中,由于存在着各种问题导致美术欣赏活动无法有效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