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I-131处理后甲状腺激素异常波动建立甲状腺相关眼病动物模型的可行性研究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youcao_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用I-131灌胃大鼠制造甲状腺功能低下状态后用含左旋T4的药物混悬液(优甲乐,左甲状腺素钠片)灌胃间断补充甲状腺激素,建立甲状腺激素异常波动状态的大鼠动物模型,观察制备甲状腺相关眼病模型(thyroid associatedophthalmopathy,TAO)的可行性。  方法:  将6周的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两组(正常组和波动组),第一周用浓度为2mCi/gI-131灌胃波动组大鼠,以破坏其甲状腺,制造甲状腺功能低下状态;第二周起对波动组大鼠以200ug/ml的优甲乐混悬液2ml灌胃,以后每隔一周以相同剂量优甲乐混悬液灌胃波动组大鼠,间断补充甲状腺激素,对正常组大鼠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定期记录大鼠的体重、眼压,光镜和电镜下检查大鼠眼外肌及眼眶组织,定期测定大鼠血清TRAB浓度,测定大鼠血清T3、T4、TSH。对两组大鼠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各项检查结果比较:  1、外观、体重、眼压:在4只波动组大鼠中观察到眼周红肿,正常组大鼠眼周均无此表现。正常组体重355.22±48.95g,波动组279.14±22.56 g,波动组体重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组眼压14.24±2.42mmhg,波动组15.14±3.96mmhg,波动组眼压高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取大鼠眼外肌及眼眶组织的病理结果:正常组:HE染色大鼠眼外肌间未见明显淋巴细胞及其他炎症细胞浸润。电镜下大鼠眼眶组织无明显形态学异常。波动组:HE染色大鼠眼外肌见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呈局部灶状浸润,血管增多。电镜下眼眶组织内质网扩张明显,线粒体肿胀及空泡化,细胞核淡染,可见巨噬细胞及其内的吞噬泡。  3、TRAB:正常组:0.204±0.089IU/L;波动组:0.635±0.325IU/L;波动组血清TRAB水平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血清T3、T4、TSH浓度:血清T3浓度:正常组:0.809±0.106nmol/L;波动组:1.398±0.8nmol/L,波动组甲状腺激素水平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4浓度:正常组:12.79±1.64nmol/L;波动组:115.24±147.9nmol/L,波动组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SH浓度:正常组:0.157±0.058mIU/L;波动组:0.042±0.015mIU/L,波动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用I-131处理大鼠后甲状腺激素异常波动构建的TAO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的表现及特征很接近,是建模的一种有效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角膜移植术拥有百年历史,是所有器官移植手术中成功率最高,排斥率最低的手术。但仍有10%低危患者和60%高危患者术后遭遇排斥反应。因此通过降低角膜免疫原性能减轻术后
近年来临床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明显增长趋势,估计全国有高血压患者1.6亿;国内研究表明,心脑血管病成为中国人首位死因,高血压是第一危险因素。高
目的 对比髌骨全切术(complete patellectomy,CP)和髌骨部分切除术(partial patellectomy,PP)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0至2003年收治的髌骨粉碎性骨
目的:  了解不伴随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早产儿早期屈光状态与眼轴的发育。  方法:  对2014年2月至2014年12月在入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新生儿科行早产儿视网膜病
目的:研究初次诊断为维吾尔族Ig A肾病的尿液糖基化蛋白质质谱特点,并与维吾尔族健康人尿液糖基化蛋白质谱进行对比,观察维吾尔族Ig A肾病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探讨液质联用技
儿童低级别胶质瘤是常见的一种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好发于5-9岁的儿童。患者常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嗜睡等颅内压增高的一般症状及相应的局灶神经系统症状、癫痫和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