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末新政废科举兴新学,各地得到政府认可纷纷创办女子学校,位于“边陲之地”的东北地区也不例外,从较大规模的省城到人烟稀少的乡村地区都应势而发,创办规模不等的女子学校。作为“龙兴之地”的东北地区受“三从四德”的封建传统观念影响相对不是很严重,加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级官员的重视,其女子学校教育兴起在全国行列不算是最早的,经过民国初期的缓慢发展之后,到张氏父子统治时期,其发展速度已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居于全国前列。本文主要论述了清末东北地区女子学校的兴起及初步发展状况,民初至九·一八事变东北女子学校的全面发展。论文详细的论述了这时期东北的女子教育,主要包括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师范教育、女子职业教育和女子高等教育等六个方面。同时对学校师资来源、学生来源及毕业后学生去向简要概述,便于横向的了解这时期的女子学校教育状况。最后对东北地区的女子学校教育进行总体的评价,力图全方位的了解东北女子学校教育发展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