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制、产业转型与劳动就业 ——基于典型资源型城市的实证研究

来源 :东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九大以来,学习贯彻习主席新时代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美丽中国在党中央工作中占据重要位置。而环境规制的实施必然会影响到经济民生尤其是就业的扩张,尤其在当前经济下行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境下,妥善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就成为了政府不得不着力面对的问题。在资源型城市中,其环境和就业问题有着鲜明的代表性,考虑到产业转型也是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难题,本文最终选取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将环境规制,产业转型,劳动就业这三者统一到一个框架中,深入剖析这三者之间存在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以期能更好地助推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探索资源型城市生态治理和社会民生共进的和谐之路。本文通过构建环境规制对就业的数理模型,主要从替代效应、规模效应两个方面说明了环境规制对就业的影响机理,接着阐述产业转型为中介效应时传导机制。基于此机理,本文搜集整理了 2003-2016年共14年间的33个典型资源型城市的面板数据,从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两个维度切入,建立了两个中介效应模型,采取系统GMM方法利用计量软件STATA15.0进行回归。研究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对就业的影响为负,资源型城市当前仍旧无法有效地实现环境规制与就业的双重红利,资源枯竭型城市在更严苛的环境规制下,会比未枯竭型城市产生更多的就业损失。在资源型城市中,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中介效应均十分明显,呈现部分中介效应,在中介效应强度方面,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中介效应强度要大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中介效应强度。在资源型城市中环境规制对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影响为负,相反,环境规制对私营从业人员的系数影响为正。产业结构高级化在城镇单位和私营从业两组中均呈现遮掩效应,城镇单位从业人员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呈现部分中介效应,而私营从业人员呈现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完全中介效应。最后,基于影响机制和研究验证,本文对资源型城市的政策建议如下:一是保障民生,促进就业;二是因城施策,因产施策;三是激发市场活力,大力发展服务业。本文的创新点是使用了在研究该话题时较少人使用的城市面板数据,选取环境规制和就业问题都具有代表性的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并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方面针对性地研究探讨产业转型在其中的中介效应,同时分析中介效应的强度的不同。寻找更好的工具变量,或者使用因果推断方法根除内生性问题,以及采用动态面板门槛模型或者非线性模型定量确定一个适宜的环境规制强度大小将是下一步的研究努力方向。
其他文献
《1950年的中国妇女》是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晓丽女士2014年出版的专著。本次实践节选该书第六章“妇女参政”为翻译对象。该章在内容上回溯了新中国成立前的妇女运动,并分别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高层、基层妇女的政治参与。就文本特征而言,原文多处引用诗歌、社论、法律等文献资料,含有大量独具时代特色的文化负载词和专有名词,名词重复多见,叙事遵循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句子与句子间、段落与段落间逻辑关系不明显
审计作为有效的外部监督手段,在现代公司制度下,基于受托经济责任,旨在为资源所有者、经营管理者以及投资者、债权人等相关利益主体提供有效、可靠的会计信息,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现阶段,经济高速增长,一方面是中国新兴资本市场的迅速成长,2017年全年IPO企业436家,A股总市值己达到47万亿元;另一方面,诸如尔康制药、九好集团等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会计舞弊事件频出,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制度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社会各界对养老保险问题越来越重视,养老保险关系到老年人基本生活的维持和个人养老权益的实现与否,又关系到社会的和谐有序和经济的发展进步。政府财政与养老保险有较为密切的联系,政府作为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和担保的主体,在养老保险中承担兜底责任,政府将部分财政收入用于养老保险补贴,以向其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从而提高参保人员的养老保障水平。财政负担合理与否不仅关系到财政资源的有
学位
本篇翻译实践报告基于一项真实的翻译项目。经宁夏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的委托,笔者与其他成员组成翻译小组,为非英语专业的本科学生翻译选修课教材An Introduction to the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该教材属于大学英语提高阶段的公共选修课教材,是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此次翻译项目旨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主动性的需要,丰富宁夏理工学院双语选修课门类。本篇翻译
我国绿色信贷政策自2007年实施至今已历经十余年,国内学者对绿色信贷的研究也经历了从无至有过程。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关于绿色信贷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绿色信贷实施相关理论基础、作用机理及发展现状,并基于“两高一剩”企业视角,以先后划入“两高一剩”行业范围的企业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我国绿色信贷的实施绩效。本文对双重差分模型的应用前提进行了严格的实验前测,并对实证结果进行一
2019年底,湖北省W市各医院陆续发现由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引起的肺炎病例,随着疫情蔓延导致全国病例呈爆发式增长,全球各地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疫情影响。就W市而言,COVID-19疫情对人们生活方式和活动范围的限制几乎达到了近几十年来史无前例的程度。企业复工复产时间一再延期,线下经济活动全部陷入停滞,对市场经济的打击不容小觑。尤其是互联网科技领域在近两年的行业洗牌与资本退潮的经济进程中本
审计报告是审计人员与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沟通的重要渠道,然而传统审计报告因模板化的审计内容而难以满足报表预期使用者的需求。为提高传统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相关国际机构先后开始修订审计准则,如英国财务报告理事会(FRC,2013)、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2015)、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2017)等。各国发布的最新审计报告系列准则中,均强调增加“关键审计事项”(Key
扬州拆违韦刚案是一起典型的因违法代履行而引发的案件。本文从代履行的构成、条件、程序、方式等方面分析该案代履行行为是否合法。同时,归纳本案所反映出的我国强制拆违代履行制度不完善以及拆违执法人员职业素养不够等问题,并从法律层面和执法层面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正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该案进行了简单介绍,并梳理出了三个争议焦点,即适用何种代履行、代履行程序是否可以省略以及代履行方式是否合法。第二部分从
实体经济决定着国民生计,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主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体经济发展迅速,带动我国非实体经济和整体经济蓬勃发展。但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实体经济增长乏力;同时,随着金融业和房地产业为代表的非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社会融资流入非实体领域。非实体经济繁荣发展的背后是巨大的财富泡沫以及我国经济“脱实向虚”的风险。实体经济是整个经济体系发展的基石,脱离了实体经济,非实体经济发展也不会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