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形的宁安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mscdd53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利用作为现代地理学主要研究的内容,与人口-经济-环境等复杂问题息息相关。土地利用是基于自然条件、人为影响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在时间和空间意义上最具典型的复杂地理事象,其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自相似性,是十分典型的分形结构。为了探索黑龙江省宁安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特征和规律,本研究以1991-2010年间3期遥感影像为数据基础,在RS、GIS技术支持下,运用空间统计分析和转移矩阵分析方法,分析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基于分形理论,运用分维数模型,分析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分形特征。在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基础上,结合相关统计数据,运用综合因素分析法选取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定量和定性综合分析法阐明驱动因子对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1991-2010年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变化较为普遍,耕地和建设用地的面积逐年递增,林地和草地的面积逐年递减,水域和其他用地的面积保持相对稳定。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增加较多是耕地,耕地面积的增长主要来源于林地;其次为建设用地,主要增量来源于耕地。面积减少较快的类型是林地,林地转移方向主要为耕地,其增量主要来源于草地。草地面积逐年减少,其主要转移方向是耕地和林地,其增量主要来源于林地。水域面积在二十年间一直保持相对稳定,其他用地面积略有减少。(2)宁安市整体的分维数值处于上升趋势,土地利用结构由简单趋向复杂,稳定性是下降态势。1991-2010年宁安市分维数较大的地类为以自然因素驱动为主的水域,以人为因素驱动为主的耕地及建设用地的分维数较小;水域的地类结构较复杂,而耕地和建设用地的地类结构较为简单。从各个土地利用类型来看,耕地和林地的分维数值是先升后降,稳定性指数是先降后升,用地形态是先趋向不规则后趋向规则,结构先复杂后趋向稳定;草地和建设用地的分维数值逐年递增,稳定性指数逐年递减,用地形态是趋向不规则和不稳定,结构越来越复杂;水域的分维数值在时空上也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但其稳定性指数并未逐年递减反而呈递增趋势,用地形态和结构复杂程度较高,分维数值大于布朗运动临界值,结构复杂,稳定性较强;其他用地的分维数值在1991年到2000年间变化不明显只有微量减少,2000至2010年下降较明显;稳定性指数逐年递增,用地形态是趋向规则,结构由复杂趋向简单。(3)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主要分为自然和人为驱动力,两者在区域内一定时空尺度上相互协同相互制约地驱动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根据所选指标的定量分析可知,人口总数和城市人口密度,居民生活水平的所有指标因子,GDP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值的发展以及粮食总产量在土地利用驱动力因子中占主导地位。总的来说,水文与气候特征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政府决策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方向,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因素和技术进步是宁安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人为驱动力,人为因素的驱动力度是逐年加强的,且在2005年后表现更为明显。文章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和分形特征两个方面对宁安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在其土地利用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定量和定性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研究结果对区域土地合理利用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建筑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素质不断提高,总产值也在逐年增长。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建筑企业相比,我国建筑企业每年完成的工程量堪称世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引入乡村旅游能够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提高村民文化素养、促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这使得新农村建设的总体发展目标得以完成,因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引发的农地细碎化经营、土地利用率低下及小农户难以对接大市场等矛盾开始呈现。鼓励农地流转、推行农
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农民依靠土地生存与繁衍,农村凭借土地保障民生与奋起直追。土地是农民之本,农村之基。经历了土地改革、初级农业合作化、高级
库存管理是运作管理学科的研究重点之一.由于其在经济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库存管理在行为运作管理这一新兴学科中再次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简述了行为运作管理的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用于同时测定大黄灵脾颗粒中丹酚酸B和淫羊藿苷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1.7%磷酸溶液(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如何把农业大国变成农业强国是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我国的农业人口数量庞大,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势在必行。近年来,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供肾切取术(RPLDN)与传统开放活体供肾切取术(ODN)在活体供肾切取术中临床应用。方法对45例供者采用后腹腔镜供肾切取术的22例,传统开放取肾手术的23例,所
当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用地迅速扩张开来,农村建设用也表现出的“人多地少”的形势,这些使得耕地保护面临着尴尬的局面。在保障发展建设用地、实现耕地保护目标
目的探讨开放手术在切取活体亲属供肾移植中的应用。方法总结我科2003年6月至2004年11月期间行4例开放手术活体供肾切取的经验和体会。结果4例均成功切取左肾,手术时间1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