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内酯醇对慢性脑缺血模型大鼠海马突触素和突独后致密物95的影响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ganghy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慢性脑缺血(chronic cerebral ischemia,CCI)常伴发于血管性痴呆、Alzheimer病、Binswanger病等多种脑血管疾病的病理过程,在临床上以认知功能障碍和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其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免疫炎症反应在CCI所致的认知功能障碍中发挥重要作用。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P)是我国传统的抗炎中药,具有抗炎、免疫抑制作用,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方面已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实验拟观察TP对CCI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和突触后致密物95(postsynaptic density95,PSD-95)表达的影响,从抗炎、免疫调节的角度来探讨TP对CCI模型大鼠海马突触结构的保护作用,为临床上防治CCI提供试验依据。   方法:取3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2-VO)建立CCI模型。对照组大鼠只暴露双侧颈总动脉。治疗组大鼠每日腹腔注射TP溶液0.4mg/kg,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每日腹腔注射等容积4%丙二醇溶液,连续注射28d。采用甲苯胺蓝尼氏染色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形态和数目,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SYN和PSD-95蛋白及mRNA的表达。   结果:1.甲苯胺蓝尼氏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海马CA1区锥体层神经元数目和形态未见明显改变,细胞呈锥形,排列规则,界限清晰;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锥体层神经元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细胞呈不规则形,细胞界限不清,间隙增大;治疗组大鼠海马CA1区锥体层神经元损伤程度较模型组轻。   2.SY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海马CA1区分子层SYN阳性产物染色深且分布均匀;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分子层SYN阳性产物数量和平均光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大鼠海马CA1区分子层SYN阳性产物数量和平均光密度明显高于模型组。   3.PSD-9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海马CA1区锥体层PSD-95阳性细胞分布较密集,呈锥形,可见轴突和树突样突起;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锥体层PSD-95阳性细胞数和平均光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大鼠海马CA1区锥体层PSD-95阳性细胞数和平均光密度值明显高于模型组。   4.RT-PCR检测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SYN和PSD-95 mRNA含量较对照组降低;治疗组大鼠海马SYN和PSD-95 mRNA含量较模型组增加。   结论:TP能促进大鼠海马CA1区SYN和PSD-95蛋白及mRNA的表达,对CCI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发病率不断升高,两种疾病共存时预后显著恶化,并且死亡率极高.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指心脏或肾脏中的一个器官处于急性或慢性功能
研究背景及目的标记免疫学是将标记技术和免疫学技术相结合而建立起来的一门不断发展的综合学科,也是当代免疫分析的主流核心技术。利用标记免疫学原理建立的标记免疫分析技
目的:急性炎症反应过程中,血管内白细胞透过血管壁进入反应部位,消灭病原体的同时,也会释放大量炎症因子,对周围组织造成损伤。适度地调控炎症反应,能减轻机体的局部炎症损伤
支气管哮喘为多种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疾患。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重塑是哮喘的三大特征[1]。在慢性炎症改变中,气道多种构成成分的改变,如胞外基质沉积、平滑肌增生等,可导致气道重塑。气道重塑是小气道阻塞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与气道高反应性和哮喘严重程度关系最为密切的因素。哮喘气道重塑时气道结构的改变包括平滑肌肥大和增生、上皮下基底膜增厚和纤维化、腺体肥大、杯状细胞的增生和气道上皮增厚等。在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