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模式探讨

来源 :西安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unhui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汽车产业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汽车产销大国,但在产销量高速增长的繁荣背后,产业共性与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薄弱成为制约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发展的障碍。探讨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实现模式成为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本文从产业自主创新相关理论基础入手,重点阐述了自主创新内涵、分类及特征,明确了产业自主创新内涵并建立了产业自主创新模式研究的理论框架。   在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现状分析中,通过阐述中国汽车整车与零部件企业自主创新现状、相关基础研究现状、自主品牌发展现状和知识产权发展现状,进一步指出影响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资金、人才、技术、零部件配套企业、相关行业支持和官产学研合作等创新资源性因素存在的不足。探寻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的自主技术发展模式,成为当前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关键。   通过对美国、日本、韩国等世界汽车产业发达国家自主创新模式的经验回顾,本文认为政府宏观上的扶持与引导、企业微观层面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产业中观层面建立官产学研大联合的产业自主创新体系是实现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模式。   在文章的第五部分,本文在产业自主创新理论和世界先进汽车国家自主创新模式经验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模式构建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及模型方案,并针对该模式的运行提出了五方面的对策建议。   文章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归纳本文研究主要成果,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泰国的橡胶市场结构,以及影响泰国橡胶出口到中国的因素。在搜集到的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之间120个月度数据的基础上,使用Johansen和Juselius的模型和Eagle和Grang
一、话题导读  什么是机器人?至今仍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一是机器人还在发展,新的机型,新的功能不断涌现,再者是因为机器人涉及到了人的概念,成为一个难以回答的哲学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人的发展很可能引发人类不希望出现的问题。虽然科幻世界只是一种想象,但人类社会将可能面临这种现实。为了防止机器人伤害人类,科幻作家阿西莫夫曾于1940年提出了“机器人三原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在20世纪末实施的一项宏大工程,是以恢复植被、保护水土、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国土利用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的生态建设工程。该工程涉及国家、
财政分权是指中央政府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权力和支出责任范围,并允许其自主决定预算支出规模和结构,使处于基层的地方政府能自由选择其所需要的政策类型,并积极参与社会
学位
对许多企业而言,成长性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企业并购是企业外部扩张的主要渠道。产生并购行为的最基本动机就是谋求企业的发展,而并购最常见的动机之一就是协同效应。协同效应是衡量企业并购行为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研究我国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不仅对于直接参与并购活动的双方企业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对于有效促进国内的资源整合、提升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具有深远影响。本文以2005年我
关于石油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影响的研究自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便开始逐步引起人们关注,各国学者通过传统的计量方法也证实了石油价格上涨与经济萧条之间的关系。随着中国不断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