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汽车产业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汽车产销大国,但在产销量高速增长的繁荣背后,产业共性与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薄弱成为制约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发展的障碍。探讨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实现模式成为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本文从产业自主创新相关理论基础入手,重点阐述了自主创新内涵、分类及特征,明确了产业自主创新内涵并建立了产业自主创新模式研究的理论框架。
在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现状分析中,通过阐述中国汽车整车与零部件企业自主创新现状、相关基础研究现状、自主品牌发展现状和知识产权发展现状,进一步指出影响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资金、人才、技术、零部件配套企业、相关行业支持和官产学研合作等创新资源性因素存在的不足。探寻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的自主技术发展模式,成为当前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关键。
通过对美国、日本、韩国等世界汽车产业发达国家自主创新模式的经验回顾,本文认为政府宏观上的扶持与引导、企业微观层面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产业中观层面建立官产学研大联合的产业自主创新体系是实现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模式。
在文章的第五部分,本文在产业自主创新理论和世界先进汽车国家自主创新模式经验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模式构建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及模型方案,并针对该模式的运行提出了五方面的对策建议。
文章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归纳本文研究主要成果,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