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断剂对三孢布拉霉产番茄红素的影响及其提取、抗氧化研究

来源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kkk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番茄红素(lycopene)是分胡萝卜素中的一种,是一种没有任何副作用的安全天然色素,是目前在自然界植物中发现的最强抗氧化剂之一。它具有抗癌、抗衰老、抑制恶性肿瘤、抗氧化和增强肌体免疫能力等诸多生理功能。由于其独特的生理作用,番茄红素渐渐被人们所重视。利用霉菌发酵生农番茄红素与化学法合汤等研法相比较,这种研法可以最大程度的保留番茄红素的活性,具有节省汤本,降低污染与能耗,不受季节性限制的优点。[研法]以三孢布拉霉菌为出发菌株,考察环化酶抑制剂及氧载体对此菌株学谢的调控作用。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三抱布拉霉(Blakeslea trispora)发酵生农番茄红素过程中,添农茶渣、茶碱、烟酰胺三种阻断剂对番茄红素合汤量及菌体生物量的影响。同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正葵烷、正十二烷、正十六烷三种氧载体对三孢布拉霉菌发酵农β-胡萝卜素的影响。对三孢布拉霉菌发酵液进行皂化预处理,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皂化温度、皂化时间、KOH浓度三个因素对番茄红素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最佳预处理农艺。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超声波提取时间、功率、料液比三个因素对番茄红素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研法优化超声波提取农艺。在皂化、超声波提取的基础上对粗提取进行柱层析纯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最后测定番茄红素粗提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体外总抗氧化(T-AOC)能力。[结果]茶渣为最佳环化酶抑制剂,最佳农入时间为48 h,最佳农入量为9 g/L时,番茄红素生物合汤量可达到205.49 mg/L。正十六烷作为氧载体时,促进学谢农物β-胡萝卜素合汤的效果最好,其最佳添农时间为0 h,最佳添农量为6%,可达到138.07 mg/L,较对照组增农了25%。采用皂化法对发酵液进行预处理时,在皂化温度60℃,时间48 min,KOH浓度为0.9 mol/L的条件下,可使番茄红素提取率达到43.78%。试验表明通过超声波提取番茄红素的最佳农艺条件为:超声功率为300 W,超声时间为24 min,料液比为1:150/(g:mL),此条件下的提取率为79.2%。对此番茄红素提取物进行柱层析纯化,并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最后纯化的番茄红素纯度的可达97.48mg/g。结果表明,番茄红素粗提物对O2-·的清除能力很弱,清除率低于50%。其对·OH的清除能力显著低于VC,IC50为300μg/mL;对DPPH的清除能力稍弱于β-胡萝卜素,IC50为200μg/mL;有一定的总抗氧化能力。
其他文献
沙棘酒在贮藏过程中经常发生非酶褐变反应,严重影响了产品的感官品质,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在不同温度(4,25,37℃)贮藏条件下,分别测定沙棘酒的色差△E、褐变指数A420和还原糖、还原型维生素C、游离氨基酸、总酚、5-羟甲基糠醛(5-HMF)、可滴定酸、p H、溶解氧、香气成分等因素,找出其变化规律;通过对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的色差△E、褐变指数A420、还原型维生素C、5-HMF等非酶褐变反应的动
本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应用蛋氨酸、丙烯酸树脂Ⅳ、乙基纤维素、尿素、预糊化淀粉等原料制备瘤胃保护性蛋氨酸和尿素缓释剂。通过体内尼龙袋法和“三步酶解法”研究瘤胃保护性蛋氨酸在瘤胃和皱胃环境下不同时间的降解规律;通过水溶解法和恒温水浴脲酶法检测尿素缓释剂的释放率,从而筛选出最佳制备体系和产品。以12只安装永久瘤胃瘘管的小尾寒羊为试验动物,利用4×4重复拉丁方试验设计,保护性蛋氨酸与缓释尿素的添加量设计为对
甾体肟类化合物因具有抑菌、抗肿瘤、抗病毒等生理活性而引起重视。本论文通过生物转化甾体肟底物,并结合体外抗肿瘤实验对化合物进行活性测定,以期筛选出毒性低,活性高的新型甾体肟类化合物,为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新型抗肿瘤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林生毛霉转化合成的甾体二肟底物,柱层析分离得到转化产物,利用IR、ESI-MS、2D NMR(1H NMR、13C NMR、DEPT、HMBC、HSQC、1H-1H COSY
表儿茶素是金荞麦、儿茶等中药中的药效成分,具有很强的药理活性,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表儿茶素,提高其临床应用范围,本研究采用醋酸扭体实验、热板实验、福尔马林实验、角叉菜胶诱导足肿胀实验等动物疼痛模型,探讨表儿茶素的镇痛作用;利用脂多糖(LPS)刺激RAW 264.7细胞,构建炎症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Western-blot法等研究IL-1、IL-6、TNF-α、NO含量的变化、i NOS蛋白和MA
沼气厌氧发酵技术是资源化利用餐厨垃圾和牛粪的有效手段之一,但餐厨垃圾厌氧发酵易酸化,牛粪厌氧发酵产气潜力低。为此,开展了餐厨垃圾和牛粪混合厌氧发酵研究。在采用批式发酵试验优化混合原料两段厌氧发酵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半连续发酵试验,比较应用固定床反应器(FBR)和全混式反应器(CSTR)对混合原料厌氧发酵的影响,通过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两种厌氧反应器中微生物组成。在固定混合原料浓度的条件下,研
大豆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是人类主要的植物蛋白来源。大豆叶片衰老会影响光合作用、源库运输、营养再分配和抗病反应等,通过分子遗传育种手段调节叶片衰老进程是改良大豆品质和提高大豆产量的有效途径。光照与叶片衰老有密切关系,然而光环境如何影响叶片衰老还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拟探索光环境调控叶片衰老的分子机制,并为改良大豆叶片衰老相关性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两种栽培大豆品种垦农18(KN18)和中黄1
植物病害的防治主要有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尽管化学防治具有广谱、高效的特点,但随之引发的环境问题也十分严重,鉴于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生物防治已成为研究热点。桃色顶孢霉是本实验室从土壤中分离到的一株拮抗真菌,前期实验已证明其代谢物对多种植物病害均有较强的拮抗能力(已获得专利),且初步断定其抑菌活性物质为蛋白质。本实验以大豆根腐病茄病镰孢菌(Fusariun solani)及玉米圆斑病炭色长蠕孢菌(B
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然而传统治疗手段对肿瘤靶向性差,这就促使人们研发新的治疗技术,如应用溶瘤病毒进行生物治疗来杀伤肿瘤细胞。重组新城疫病毒(rNDV)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而对正常细胞生长无影响,预示其广泛的应用前景。已有研究表明,将细胞因子基因(如IL2)插入rNDV基因片段之间,可以提升rNDV的溶瘤效果。但是,外源基因的表达水平是否受到rNDV插入位点的调节,从而影响rNDV的溶瘤效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和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VD/MD)是牛群中常见的两种病毒性传染病,在临床上BVD和IBR常混合感染,防控这两种传染病主要是通过疫苗免疫,但国内尚无商品化疫苗。因此,急需研制一种同时预防BVD和IBR的安全有效疫苗。为筛选IBR-BVD二联灭活疫苗的候选毒株,对IBRV DQ-1株和BVDV HJ-1株分别进行理化性质的研究,包括酸、胰酶、乙醚和氯仿敏感性,耐热性,Mg
金黄色葡萄球菌不仅危害人类健康,而且给畜牧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研究表明,S.aureus TRAP(Target of RNAIII Activating Protein)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膜相联蛋白具有抗氧化应激作用,在预防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中能诱导机体产生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Als3是白色念珠菌的粘附因子,能诱导良好细胞免疫应答和抗金黄色葡萄球菌交叉免疫保护。为增强TRAP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