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动手实践学习方式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并被广泛的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当中,使知识的传授由传统的教师“一言堂”逐渐向学生“主人翁”的形式发生转变。一方面,动手实践是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学生认识新知识的初期阶段;另一方面,动手实践活动通过与其他数学学习方式的交叉融合,能够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境,有助于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此外,学生还能在动手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以及数学学习的乐趣。但是,研究者通过日常的课堂观摩和调研发现,许多一线教师对这一学习方式的使用存在认识偏差和操作不当等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形成对“动手实践”这个概念的深入理解,以至于对教科书中的动手实践活动和单纯的动手操作、数学游戏等区分不清。同时,在对动手实践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过程中,研究者发现,专家们的论述主要集中在理论层面,而一线教师则大多注重于描述动手实践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施,也就是说,目前基于教课书中的实例对动手实践活动的作用进行深入浅出剖析的研究是存在空缺的。鉴于此,本文试图将理论与实践建立起联系,以期为广大一线数学教师对动手实践活动的进一步认识提供一个参考,使这种学习方式在课堂中能够得到更加科学的运用。本文采用文献法和文本分析法对动手实践的作用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对有关“动手实践”的文献和书籍进行查阅和梳理,形成关于“动手实践”的正确认识并将其概念作出清晰的界定;其次,以2013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数学教科书为研究对象,根据动手实践的定义将书中严格意义上的动手实践活动整理出来,进而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课例予以着重分析;最后,将零散的分析结果作系统的整合,得出教科书中的动手实践活动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具体作用。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教科书中的动手实践活动设计对学生数学学习的作用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第一,动手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第二,动手实践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第三,动手实践活动有益于探索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第四,动手实践活动能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感体验。此外,本文为动手实践活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开展对一线教师提出了如下建议:第一,要将动手实践活动与教科书中的“做一做”区分开来;第二,课前要做好活动预设;第三,课上要把握好活动时机;第四,活动完成要做好及时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