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平您好”:作为口号的流行语与改革开放的话语构建 ——基于人民日报(1984-2020)文本的框架分析

来源 :四川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upppp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4年10月1日国庆阅兵仪式上,一幅书有“小平您好”的标语突然出现在参加游行的大学生方阵中,并在短时间内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强烈共鸣,成为改革开放中最为鲜明的集体记忆。时至今日,这一口号仍旧频繁出现在主流媒体的宣传话语中,甚至于发展到但凡是纪念邓小平的新闻影像,就必然会出现与“小平您好”相关联的内容,其在改革开放宣传话语中的地位可见一斑。此外,这一口号也为中国领导人的形象塑造与宣传树立典范,直接影响到其后领袖人物的新闻报道模式。本文立足于框架理论和话语分析理论,对《人民日报》1984-2020报道中包含或涉及到“小平您好”的新闻文本进行归纳整理,基于臧国仁三层框架理论辨析了“小平您好”型新闻的生产框架,梳理了官方媒体报道吸纳这一口号的形式及其衍生语汇的演变进程。本文认为,“小平您好”型新闻在不同时期对生产框架的变化调整,既是为了适应社会环境和新闻主体的变化,也是为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服务于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性建构。“小平您好”口号的风行一时,其原因不仅在于邓小平自身广受爱戴的领袖形象,更与他留下的宝贵政治遗产息息相关。通过分析“小平您好”口号与邓小平政治遗产的勾连,本文认为,这一口号有效强化了邓小平个人形象与改革开放的正向联系,其在数十年间被反复提起的事实,正折射出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的社会变迁。
其他文献
本文是一篇翻译项目报告。翻译项目的源文为爱德华·特朗尼克(Ed Tronick)和克劳迪亚·戈尔德(Claudia M.Gold)编著的《不和的力量:建立亲密、持久和信任关系的秘诀》(The Power of Discord:Why the Ups and Downs of Relationships are the Secret to Building Intimacy,Resilience,a
本文是一篇基于Anthony Masys等人所编辑的论文集《全球卫生安全:发现漏洞,创造机会》(Global Health Security:Recognizing Vulnerabilities,Creating Opportunities)第十五章的翻译所撰写的翻译实践报告。所选章节从弗吉尼亚州前卫生专员的角度出发,分享了弗吉尼亚州在应对2014年埃博拉病毒传播过程中成功的领导经验,针对全球卫
本研究以周领顺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中的“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以及译者身份、角色对于译者行为与译本之影响相关观点为理论视角。首先,对比分析出1924年初版的由中国教育家郑宗海译为汉语的《教育之科学的研究》与查尔斯·哈伯德·贾德(美国教育家)所作初版于1918年的原文之间的主要相同与不同之处,从而分别推论出译者主要的求真行为与务实、超务实行为(努力)。然后,通过对于译者相关社会文化资料的研究,找出这
本研究以研究者自身在学校的实习经历为基础,以三类在课堂中经常存在的边缘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叙事研究的研究方法,通过现场观察、田野调查等方式,切实走进边缘生的内心世界,并以几个真实发生过的故事还原教师在转变他们身份上所做出的努力。同时,研究者对叙事故事进行了解读与分析,总结自己在英语课堂中多种游戏的应用策略与最终对边缘生的教育效果。班级中处于边缘地带的学生,他们沉默寡言,不愿意参与大集体的活动,遇到
医患纠纷已经成为当下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部分媒体在医患矛盾升级的过程中甚至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是不合理的。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媒体应该充分发挥“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等功能,向有利于促进医患关系缓和和社会和谐的方向引导受众,因此媒体如何更好地塑造医疗行业的媒介形象、引导受众就成为亟需探讨解决的问题。而区别于部分媒体对于医患关系的负面报道,近年来国内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医疗类纪录片
“万物皆可带ID”是一股新兴媒介实践热潮,尤以饭圈为主。所谓“带ID”,即千方百计让自己的虚拟ID账号与某偶像象征物进行拍照合影,以此等同于自己本人和偶像本人共在。研究认为该追星行为相比通常意义上的打卡行为,多了一层身体的观察——强调粉丝身体“物理缺席”的同时更强调虚拟身体(即ID)的“技术到场”,因此,其中有关技术的时空叙事及其背后的粉丝群体文化颇具研究价值。具体而言,(1)我们首先将通过文本分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在全国城市范围内广泛确立的单位体制,将不同地域、身份背景也不一样的人们重新组合到一起,建立起了一个生产与生活紧密结合的“单位共同体”。单位共同体借助于对于组织的依附使个体获得了精神上的认同和归属感。随着单位制的变迁,单位共同体也走向衰落。但是单位生活的“集体记忆”却保留了下来,集体记忆是群体认同的基本依据,是共同体合法性的重要来源。集体记忆的建构需要以传播媒介为基础,媒
2020是不平凡的一年,受新冠肺炎影响,欧洲几乎所有孔院的汉语课堂都由线下改为了线上。笔者所执教的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孔院采用了ZOOM平台进行远程汉语教学,本篇论文便将远程交互式汉语课堂作为了研究对象。本研究采取改进型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iFIAS)观察并记录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孔院三位新任志愿者教师的远程交互式汉语课堂。选取其中一位为样本具体分析该教师远程交互式汉语课堂的互动情况,并
歌剧最早源自西方国家,用演唱和表演结合的方式陈述。在学习和借鉴西方歌剧的经验中,以我国的经济背景、时代背景结合文化传统、艺术审美则形成我们所说的民族歌剧。《再别康桥》打破传统歌剧形式,采用小剧场的演出形式,精简的道具,缩小场地规模,一切简化,这种新型歌剧规模,通过诵者的独白,不同角色的二重唱,独唱一样可以呈现一场精彩的歌剧表演。参演歌剧《再别康桥》的排练与演出中,通过一系列的学习进一步体验歌剧的迷
获得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的电影《小丑(2019)》,讲述了患有精神病的喜剧演员亚瑟逐渐走向主流社会的对立面,引发哥谭市暴乱的故事。性格懦弱的主人公亚瑟在各种刺激下,残忍杀害包括母亲在内的6人,最终成为哥谭市暴动者们所拥护的犯罪领袖——小丑(Joker)。该电影通过叙述亚瑟的生活经历,展现亚瑟疯魔的过程和他的自我斗争,为观众呈现出了一个边缘人物精神空间的变化。本文从拉康精神分析学的想象性认同和象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