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1950年M型六角铁氧体AFe12O19(A=Sr,Ba,Pb)问世以来,由于其优良的磁性能,低廉的造价,广泛应用于传统的永磁材料,高密度磁记录介质等方面,一直备受关注。在M型铁氧体结构中存在着五个磁次点阵,超交换作用的结果使2a,2b,12k三个次点阵的离子磁矩相互平行排列,而4f1,4f2两个次点阵的离子磁矩与以上三个次点阵的磁矩反平行排列。M型永磁铁氧体为亚铁磁性,因此饱和磁化强度MS不是很高。改进M型永磁铁氧体的磁性的研究,一直在进行着。 本文选用本钢Y30H-2预烧料,用湿压方法进行二次配方实验,确定了一个优良的二次配方,再用此配方进行干压实验,系统地研究粘合剂,润滑剂,研磨粒度等生产工艺对干压样品磁性能的影响,最终确定一整套的干压工艺参数,主要内容: 1、通过对本钢Y30H-2预烧料的湿压磁场成型实验,得到了二次添加剂CaCO3,H3BO3,SiO2对样品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了一个较优良的二次配方:CaCO30.6wt%,H3BO30.3wt%,SiO20.2wt%。 2、选用该配方进行干压磁场成型实验,发现樟脑不宜与直接加入干粉中。需要溶于酒精,配成溶液。酒精:樟脑为1:1的溶液的适宜加入量为0.8wt%~1.2wt%之间。硬脂酸钙对干压样品的性能影响很大,对剩磁的提高很明显,但过量加入又会降低内禀矫顽力,其适宜加入量为0.6wt%~0.8wt%之间。 3、研究了分散剂对干压样品性能的影响,选用葡萄糖酸钙作为研磨分散剂,其添加量在0.8wt%~0.9wt%时,样品剩磁提高明显,整体磁性能良好。 4、干压成型的物料粒度和烧结温度对样品磁性能影响很大,发现粒度过小,0.7μm以下,样品的剩磁很低。对于干压成型,物料的粒度应偏大些,这样有利于干粉的取向,其适合粒度为0.85~0.90μm。烧结温度范围比较宰,其合适的稳定范围为1215~1220℃。 6、综合所有的实验,确定了一整套干压工艺参数,综合试验,制得的样品性能稳定,一致性较好,性能达到日本TDK公司FB3N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