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完善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nney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再审程序作为一种特殊的纠错和救济程序,是在一般救济手段即一审和二审程序终结之后,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但仍有错误的裁判加以纠正的程序,是不增加审级的具有特殊性质的审判程序。我国现行民事再审程序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萌芽发展、建国初期的法典化制定、文革时期的停滞以及改革开放后的修正与完善,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一般认为,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审判监督程序就是再审程序,它是以“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思想为指导,以当事人、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启动主体,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判决、裁定或调解协议,依法申请、提起和决定再审的程序。在程序设计上,除了赋予当事人提起再审的诉讼权利外,还十分强调法院的审判监督权和检察院的法律监督权。 我国现行民事再审程序起初对解决纠纷、保障司法公正、树立司法权成、维护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我国司法改革的深入发展,其弊端日益显露。具体表现为:与现代民事诉讼的基本法理相冲突;指导思想相对滞后;再审程序的启动职权主义色彩浓厚;再审管辖的规定不明确;启动再审程序的主体、途径、事由过于宽泛等。这些弊端导致司法实践中,片面追求和保护所谓的“实体公正”,忽视了法院裁判的稳定性;法院决定再审和检察院抗诉引发再审的情况过于频繁,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法定权利没有得到充分的保护。 笔者通过与世界各国相关程序比较分析得出,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国家,为维持法的安定性,实现判决的秩序价值,同时也为实现法的正义,对有瑕疵的确定的终局判决的救济程序的运行都规定了严格的条件;一般而言,判决确定后,当事人发现新证据,并不能随意推翻原判决;对有瑕疵的确定的终局判决的救济通常由当事人启动;法院本身不会对有瑕疵的确定的终局判决随意撤销或进行再审,法院对案件进行再审具有被动性。各国设定再审程序的目的是在裁判的终局性、权威性、稳定性与裁判的公正性、正确性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既维护生效裁判的权威,
其他文献
本论文主要研究利用一种新型的材料制备方法——固液混合铸造制备的Al-Cu合金的组织和性能。根据已有的研究结果制定了固液混合铸造Al-Cu合金的工艺并成功的制备了Al-Cu合金
结果补语可以由形容词和动词充当,但是动词可以作结果补语的比较少,常见的有“见、成、懂、走、住、到、在、给”等。动词作结果补语是外国留学生习得汉语的一个难点,也是对外汉
金属锂是目前已知的质量比能量最高的电极材料之一,以金属锂作为负极材料的锂二次电池长期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在其商品化之前,必须解决金属锂负极在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上的不
本论文设计了集系统仿真和元件误差分析于一体的平台式惯导系统模拟器软件,它具有可视化用户界面,能动态显示导航信息,且提供了垂直通道仿真及元件误差估算功能。 本文首先建
根据联合国划分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标准,我国已于1999年步入了老年型社会。我国的老年型社会具有人口老龄化速度快,经济相对不发达、未富先老,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等特点。我国现
佛教是倡导众生自我彻悟解脱的宗教。作为佛门理论核心组成部分的心性论充溢着丰富的内向传播智慧。禅宗的身、心、禅观念便是此智慧的表征。以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为切入
在微波、毫米波收发系统中,变频组件是很关键的组成部分,整个毫米波系统性能的优劣程度都直接受其影响。此外,3mm波段系统的研究在国内尚未十分成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
射频(Radiofrequency,RF)加热是一种电磁介电加热技术,因其具有整体快速的加热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木材的干燥胶合、塑料焊接、农产品及食品的生产加工业中。在射频加热技术大
<正>本文从车身轻量化设计的现实意义入手,对轿车车身的轻量化设计现状及方法作了介绍。降低车身质量是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的重要途径,对于车身占总质量30%~40%的轿车来说,车
2013年覆盖全国大部分省份的雾霾,加速了现代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即以市场机制促进节能减排.2013年也因此成为我国碳交易的元年.有必要从碳交易市场产生的理论基础出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