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腑泄热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观察及对IL-8的影响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www63317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通腑泄热法治疗慢性阻塞性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及对IL-8的影响,从而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临床应用与治疗作用的机理。[方法]:将60例中医辨证属痰热郁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方案为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桑白皮汤和承气汤加减;对照组方案为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桑白皮汤;疗程均为7天,比较两组对中医辨证属痰热郁肺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血气分析及血清IL-8的影响。[结果]:1.在证候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70%,治疗组其治疗后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的各项主要症状和体征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治疗组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对照组在咳嗽、咯痰、喘息、发热、腹胀、便干、溲赤及哮鸣音方面,同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余指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在有些方面,对照组亦可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较,除了咳嗽、咯痰、哮鸣音指标外,余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2.血气分析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可改善患者的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情况;治疗组在改善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IL-8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IL-8指标治疗前后均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疗后IL-8相比,差异显著(P<0.01),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通过降低患者的血液中IL-8的含量改善急性期患者的气道炎症症状,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肺与大肠相表里”的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加通腑泄热法治疗中医辨证属痰热郁肺型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与常规西医治疗加单纯清热化痰相比,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及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情况,从而缩短急性加重的进程,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在孤网运行状态下传统超速保护控制(OPC)由于汽轮机转速的较大波动会使汽轮机调节阀频繁动作,影响电网频率的稳定性。为此,以中间再热式汽轮机为例,建立了多区域单机无穷大系
<正>一、以读促悟,由初步感知到细致感受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只有让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受到形象的感染,艺术的熏陶,才能让学生理解作品的主旨和写作技巧,
亚健康状态是一种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临界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临床各种检查并未发现异常,但常常自觉有较严重的疲倦、少气懒言、肌无力和睡眠障碍等不适症状,严重影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为临床探索一种疗效确切、易于操作的治疗方法。【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传播意义上的媒介是指传播活动的中介或中介物,它本质上由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物质、技术、符号和人;传播新闻的媒介是比较固定的和专门的,而传播文学的媒介则呈现为多样化。其
本文在对组织内部信任理论进行全面述评的基础上,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进而对我国组织内部信任的管理提出了建议。
研究目的:本课题通过前瞻性的临床对照研究,观察针刺对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防治效果,为针刺防治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提供临床医学证据,以期为改善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一种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重知轻情的现象,这与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是相悖的。在国内,学者们针对这一现象提出的情感教学模式开始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它是
1994年,在实施分税制、确定和划分中央税与地方税时,明确规定,在五年之内改革和完善城建税、房产税等地方税制、并且拟订了比较具体的改革方案。但时至今日,分税制已经实施了
不信任是指个体基于对他人缺乏能力、善意或不负责任的预期而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状态。随着不信任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从信任中分离出来,不信任逐渐成为学者们研究的另一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