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考察核黄素四丁酸酯(RTB)的抗焦虑作用,初步探索其抗焦虑的作用机制。方法:1.RTB抗焦虑作用的药效学研究分别采用小鼠高架十字迷宫(EPM)、明暗箱、爬梯、孔板、新型食物消耗等行为药理学实验考察RTB的抗焦虑作用。2.RTB对小鼠肌肉协调能力和运动能力的影响分别采用转杆实验、牵引实验和倾斜板试验考察RTB对小鼠肌肉和运动协调能力的影响。3.RTB中枢抑制作用的考察通过小鼠自主活动实验考察RTB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4.RTB在小鼠急性应激+EPM实验中的作用效果通过对小鼠施行足底电击模拟焦虑状态,再进行EPM测试,检验RTB对急性应激强化小鼠焦虑状态的抗焦虑作用。5.RTB抗焦虑作用的机制探究在急性应激小鼠EPM实验的基础上,检测小鼠大脑中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和血清中一氧化氮的含量,初步探索RTB抗焦虑的作用机理。结果:1.焦虑动物模型的药效学实验结果显示,RTB具有抗焦虑的活性。在EPM实验中,各给药组的总入臂次数(OE+CE)没有明显变化,RTB 20 mg·kg-1剂量组OT%值较空白对照组有显著性增加,40 mg·kg-1剂量组的OE%和OT%值均较空白对照组有显著性增加;且RTB 40 mg·kg-1剂量组的探头次数和站立次数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加。明暗箱实验中,RTB 40mg·kg-1组显著增加了小鼠在明箱内的穿越格子数和小鼠在明暗箱之间的穿箱次数,且RTB 20与40 mg·kg-1剂量组显著延长了小鼠在明箱内的停留时间。爬梯实验中,RTB 20、40 mg·kg-1剂量在不显著减少小鼠爬梯数的情况下显著地减少了小鼠的站立次数。新型食物消耗实验中,RTB 80 mg·kg-1剂量显著地增加了小鼠单位体重的新型食物消耗量。孔板实验中,RTB各剂量组对小鼠的探头行为未有明显影响,但与空白组比较,40 mg·kg-1组极其显著地增加了小鼠的站立持续时间,20和40mg·kg-1组显著增加了小鼠的站立次数。2.转杆实验、牵引实验和倾斜板实验表明,RTB在所给剂量下对小鼠的肌肉和运动协调能力没有明显损伤。在转杆实验中,RTB各剂量组的小鼠在用药后不同时间点从转棒上的跌落率较空白组没有明显改变,提示RTB对小鼠的肌肉协调能力没有明显损害作用。在牵引实验中,RTB 20、40和80mg·kg-1组对小鼠的牵引时间没有明显的影响;在倾斜板实验中,安定组和丁螺环酮组均显著或极显著地减少了小鼠自倾斜板上跌落的角度,而RTB各剂量组对小鼠自倾斜板上跌落的角度没有明显的影响。3.小鼠自主活动实验结果显示,RTB对小鼠的中枢神经系统没有明显的抑制或兴奋作用。4.在急性应激+EPM实验中,RTB可改善急性应激小鼠在EPM中的行为表现。与模型组比较,RTB 20、40和80mg·kg-1组均可明显增加应激小鼠在迷宫中的OE%和OT%值,证明RTB改善了急性应激小鼠在EPM中的焦虑状态。5.急性应激的小鼠经RTB干预后,大脑中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降低,血清中一氧化氮的含量无显著变化。结论:RTB显示出抗焦虑的活性,且在所给剂量下不影响小鼠的肌肉和运动协调能力,对小鼠的中枢神经系统也无明显抑制作用,可以作为一种无明显毒副作用的新型抗焦虑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