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程改革是为推进素质教育,对我国基础教育从教育理念到教育实践开展的全面改革与创新,其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影响不断深化发展。改变“以教定学”的传统教学局面,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积极打造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和可持续发展的高效课堂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任务。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背景下,导学案教学应运而生,并很快在各学校间掀起一番热潮。导学案教学能有效促成“教中心”向“学中心”转化,平衡“学”与“教”的关系,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本人所在学校近年来也一直在推行导学案教学,但是对于导学案的运用依然停留在表面,没有实现预计教学效果。热闹的背后也存在着许多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导学案的效能受到导学案编制和实施的影响而无法在实际课堂中完全实现。因此,本文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案例研究法、课堂观察法等方法,针对初中化学导学案的运用进行全面综合研究,对发挥导学案的使用效果起到关键作用。本人以初中化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所在学校进行教学模式革新为背景,认真研读前人有关导学案研究的智慧成果,在认真分析国内有关导学案运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阐述导学案的涵义。将教育教学原则作为本次研究的理论支撑,结合文献资料,对本人所在学校化学学科和其他学校教学实践中导学案的使用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总结了化学导学案在运用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如:受教学习惯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导学案理念不匹配,课堂教学没有摆脱“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有穿新鞋,走老路之嫌;教师缺乏对导学案教学本质的认识,对导学案的编写重视程度不够,随意性太强,从而导致导学案内容的编制缺乏科学性,质量参次不齐;教师的“导学”能力薄弱;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等。针对问题和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探寻及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途径,反映在导学案的设计和使用上,为保证导学案编写和教学使用的规范化、科学化奠定理论基础。从教育理论出发确定初中化学导学案的有效构成要素和整体框架,详细说明导学案编制的原则,梳理导学案编制的完整流程。同时,为确保导学案的科学合理性,针对新授课、复习课和实验课三种课型的不同课程要求和特色,结合具体的化学课程内容,通过个案分析进行三种课型导学案优化个性设计。针对本校以往化学导学案的课堂使用情况和导学案在其他学校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听取有经验教师的建议,利用教学案例对导学案的使用环节进行探讨。以编写的导学案为主要教学资料,在我校进行了为期八个月的对比教学实践研究,结合问卷调查,对教学实践结果进行整体分析,总结导学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成效,对导学案的设计编制和实施进行反思,建构了一套科学合理的导学案体系,形成了一定的使用导学案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秩序,争取实现导学案运用的效益最大化。经过教学实践研究表明,一份设计合理和科学使用的导学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得到真正体现,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促成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提升课堂效果,实现低负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