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PO折价及业绩变化一直是国内外金融、财务等领域的热门问题之一。自2009年10月创业板的成功推出以来,极高的创业板IPO折价现象以及IPO后业绩变化引发了学界和业内的极大研究兴趣和关注。众多文献研究了创业投资与创业板IPO折价效应的关系,主要从有无创投机构参与以及创投机构的声誉角度进行研究。国外文献发现创业投资的专业程度对投资的成功退出有显著影响,本文即从创业投资专业程度的角度研究对IPO折价及业绩变化的影响,在国内文献中尚未发现相同的研究角度。本文以2012年TOP50的中国本土创业投资机构为研究样本,区分专业创投与非专业创投两类投资机构,分别分析了专业创投与非专业创投支持的企业在创业板IPO时折价率及前后业绩变化,并进一步分析了专业创投机构数量、专业创投持股比例对创业板IPO短期和长期效应的影响。通过独立样本检验和横截面回归模型分析,我们发现:从IPO折价率来看,有专业创投支持的企业折价率显著高于非专业创投支持的企业;但专业创投的参与程度对创业板企业IPO折价作用并不显著。从IPO后的经营业绩来看,有专业创投持股对企业IPO后两年内的经营业绩有着正的影响;并进一步发现专业创投持股比率对企业在IPO后两年内的经营业绩有着显著的正影响,持股比率越高,IPO后两年内经营业绩的表现就越好;但也发现专业创投的数量对企业在IPO后两年内的经营业绩无显著影响。因此,专业创投的参与无论是对短期的IPO折价还是IPO后的长期经营业绩都有着显著的正影响,该发现在国内相关文献中尚未有讨论。本文的研究拓展了金融中介专业化与二级市场IPO折价及IPO前后业绩变化的研究范畴,为衡量创业投资机构专业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标准,同时对企业选择合适的创投机构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