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中期因子是一种新的肝素结合生长因子,是1988年Kadomatsu等运用差异杂交的方法从视黄酸诱导的小鼠胚胎肿瘤细胞系HM1中筛选出的一种新基因,定位于人类11p11.2,长2kb,相对分子量为13240道尔顿。成熟人中期因子蛋白由12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其分子中含有23个赖氨酸残基和7个精氨酸残基,是一碱性氨基酸。中期因子在物种间保持高度保守,人、牛、鼠、非洲爪蛙中期因子的氨基酸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生理情况下,中期因子表达随个体发育而变化,在胚胎期高表达,参与器官发生,出生后逐渐降低,在成年组织中,除肾、小肠上皮和大脑皮层少量表达外,其他部位几乎不表达。人们将这一新基因命名为midkine,是妊娠中期(midgestation)和肾脏(kidney)的缩写。病理情况下,中期因子在肿瘤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非肿瘤组织,是一种新的生长和分化因子,参与调节恶性肿瘤细胞生长、增殖和分化,及肿瘤血管发生、浸润、转移,并具有增强纤维蛋白融解、抗肿瘤细胞调亡、促有丝分裂及趋化作用。最新研究证明,中期因子在许多恶性肿瘤如Wilms’瘤、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胰腺癌、肺癌、肾癌、膀胱癌、乳腺癌、卵巢癌、神经母细胞瘤及硬脊膜瘤等中高频率、高强度表达。然而,中期因子在白血病中的表达还鲜有报道。
研究目的:本实验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中期因子在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情况,研究中期因子与白血病分型、化疗效果及临床指标的关系,以期为白血病早期诊断、疗效预后判断、监测复发、指导治疗等提供新手段。
研究对象:病例组为2005年10月至2006年4月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门诊及住院白血病患者86例,按FAB标准诊断为急性髓性白血病(AML):40例,其中M0/M1:2例,M2:7例,M3::5例,M4:7例,M5::18例,M6:1例,M7: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9例;混合细胞白血病:1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12例,均为慢性期患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6例。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8例。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共20例。
研究方法:1.分别抽取病例组和对照组的骨髓液约3ml,分离出骨髓单个核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白血病患者中期因子的表达。
2.比较不同类型白血病患者与正常对照中期因子表达的差异及急性白血病患者完全缓解前后、复发前后的中期因子表达的差异。
3.比较中期因子表达与临床指标的关系。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运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处理计算,P<0.05认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AML、ALL、CML、CLL、CMML中期因子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在AML与ALL中期因子表达无明显差异;AML各亚型的中期因子表达无明显差异。
2.急性白血病初治组中期因子表达较完全缓解组明显升高;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后中期因子表达水平仍较正常人明显升高;ALL患者复发后中期因子表达明显升高;ALL患者原来完全缓解时中期因子的表达水平高者早期复发可能性大。
3.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中期因子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肝大、脾大、胸骨压痛、淋巴结肿大、出血无关;初治白血病患者中期因子表达水平与血白细胞数、LDH、骨髓幼稚细胞数无明显相关关系。
结论:1.中期因子在AML、ALL、CML、CLL、CMML患者中表达明显升高。
2.检测中期因子表达可用于指导治疗和估计预后。
3.中期因子可能能够用于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灶检测。
4.中期因子可能能够作为白血病基因治疗的分子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