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讨乳腺癌边缘带的超声造影特征;筛选与乳腺癌预后因子相关性好的超声造影定性标准及定量参数。2)探讨乳腺癌边缘带的恶性基质化分布特点;阐明恶性基质化区域性分布差异与超声造影定性特征及定量参数的相关性。3)探讨乳腺癌边缘带的肿瘤血管异质性的特点;阐明乳腺癌肿瘤血管及肿瘤血管拟态区域性分布差异与超声造影定性及定量参数的相关性。方法:1)选取可疑乳腺癌,利用常规超声根据血流分布选择病灶的最佳切面,观察超声造影定性指标及病灶边缘带、中央区域及病灶旁乳腺组织的灌注参数。标记肿块的研究切面,用美兰标记病灶的研究切面及需要术后取材的边缘带。2)术后确诊的119例乳腺癌纳入研究对象,收集临床病理参数及分子生物学指标,分析乳腺癌超声造影特征与预后因子的关联,筛选与乳腺癌预后因子相关性好的超声造影定性及定量参数,并筛选与超声造影关联的肿瘤微循环相关性预后因子。3)术后按统一标准对乳腺癌研究切面的边缘带、中央区域、病灶旁乳腺组织三个不同区域分别取样,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对恶性基质细胞TAF、TAM、TADC在乳腺癌三个不同区域的分布差异与超声造影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4)应用免疫组化CD34标记肿瘤微血管,CD34/PAS双染标记肿瘤血管拟态。对乳腺癌MVD及血管拟态的区域分布差异与超声造影参数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1)乳腺癌三个区域的时间强度曲线具有明显差异:癌边缘带时间强度曲线的中位强度、峰值强度、上升时间段、平均渡越时间、曲线下面积均大于癌中央区域及癌旁乳腺组织(P<0.05)。肿块大小、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3个预后因子关联了最多的超声造影指标。在超声造影定性指标中,灌注缺损、增强程度、病灶增强范围3个超声造影定性指标关联了最多的预后因子,其中,灌注缺损与预后关联最强。中位强度、上升斜率、始增强度、消除斜率、达峰时间5个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与预后因子关系密切。乳腺癌边缘带的超声造影定量参数较定性指标关联了更多且更集中的预后因子。几乎所有的乳腺癌边缘带超声造影强度参数及灌注斜率参数均与定性指标中的造影模式及造影程度相关。2)TAF、TAM在边缘带、中央区域、癌旁三个区域的浸润数量呈递减分布,而TADC呈递增分布(P<0.05)。恶性基质化与乳腺癌超声造影特征的关系显示,增强范围与三个区域TAF、TAM并不具有很强的关联,但发现造影后增强范围大于二维超声的乳腺癌存在未成熟DC向肿瘤中央区域堆积现象;有充盈缺损的乳腺癌中央区域TAF、TADC低表达,边缘区域与中央区域均为TAM高表达;增强程度几乎与三个区域TAF、TAM、TADC均具有关联,表现为高增强的乳腺癌在边缘区域及中央区域TAF、TAM高表达,三个区域TADC均低表达。恶性基质化与乳腺癌肿瘤微循环相关性预后因子的关系显示,TAF、TAM在边缘区域与肿瘤大小存在正相关,TADC却在中央区域与肿瘤大小存在负相关。而恶性基质化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在乳腺癌各个区域均存在关联。3)MVD及VM在癌边缘带、癌中央区域及癌旁均呈递减分布(P<0.05),但乳腺癌MVD及VM的分布与超声造影的关联不具有一致性。癌边缘带、癌中央区域的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与MVD具有关联。超声造影定性指标中的充盈缺损与乳腺癌中央区域MVD有关联,增强程度与乳腺癌三个区域MVD均存在关联,而病灶增强范围与MVD无关联。对VM而言,筛选的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与三个区域VM阳性率不存在关联。显示充盈缺损的乳腺癌VM阳性率在边缘带较高,中央区域较低。增强程度及增强范围与各个区域VM的阳性率均不存在关联。乳腺癌MVD及VM的分布与肿瘤微循环相关性预后因子的关联也不具有一致性。组织学分级增高,乳腺癌边缘带、中央区域的MVD也较高,病灶大小、临床分期与乳腺癌三个区域的MVD均无关联。乳腺癌病灶较大,临床分期较高时,边缘带VM的阳性率也较高;乳腺癌组织学分级较高,其三个区域VM的阳性率均较高。结论:1)与乳腺癌预后相关的超声造影定性指标为充盈缺损、增强程度、病灶增强范围,与乳腺癌预后相关的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为中位强度、上升斜率、始增强度、消除斜率、达峰时间。肿块大小、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为乳腺癌的肿瘤微循环相关性预后因子。超声造影主要鉴别诊断指标与预后因子无显著关联。2)乳腺癌边缘带与中央区域的超声造影指标和恶性基质化的关联并不一致,超声造影指标与边缘带恶性基质化的关联强于中央区域。TAF、TAM趋向于向微血管密集的区域富集,而TADC则被乳腺癌肿瘤微血管抑制。恶性基质化与肿瘤微循环相关性预后因子的关系表明,三个区域的恶性基质化细胞均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存在关联,但恶性基质化与肿瘤大小的关联存在区域不均衡性。乳腺癌边缘带的TAF、TAM较多与预后不良有关,三个区域的TADC均是乳腺癌的保护性因素。3)MVD与VM与超声造影的关联不具有一致性。超声造影不能完全反映MVD,但能真实反映有功能的肿瘤血管。VM对反映肿瘤边缘带侵袭性具有重要价值。液化坏死区旁边的乳腺癌组织可能具有恶性程度更高的微循环构筑及更强的恶性生物学行为。超声造影与MVD的关联性明显好于VM,但VM较MVD值关联了更多的预后指标,显示了其与乳腺癌细胞的分化程度、侵袭力密切相关。将超声造影与VM的检测两者结合,不但能反映肿瘤血管生长的情况,而且可预示肿瘤生长、转移和复发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