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与中国近代工业的改良(1895-1937)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lu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督教具有很强的普世性和社会性,十分注重社会服务。十九世纪末,随着社会福音的传播,基督教世俗性的工作逐渐扩展到工业领域。在华基督教以慈善事业为起点,开始了其工业方面的事工,对中国一些贫困教徒进行工艺教育,在一些孤儿院和聋哑院也开设了简单的工艺课程,后来还开办一些工业学校,一些教会大学也增添了工业课程,这些都弥补了中国近代工业和职业教育的不足。基督教还有鉴于西方工业革命后的“恶结果”,设法缓和中国的劳资矛盾,改善劳工的生活环境,提高他们的智识,提倡将基督教训应用于工业领域,建立一种基督教的经济制度。从总体上看,基督教的工业事工显得较为分散,既没有形成一种具有相当规模的运动,也没有多少值得炫耀的实践,有的多是呼吁宣传,舆论倡导。它不像乡村建设运动那样轰轰烈烈,也不像教育事业那样影响深远。然而,基督教的工业事工,还是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对工业的改良和发展以及工业环境的优化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值得我们详为研究。本文试图充分利用已刊和未刊的资料,全面考察基督教在近代中国特定时间内的工业事工,以此来研究基督教在近代中国工业改良,工业改造以及工业环境的优化方面所做的贡献,阐述其在中国工业及社会发展史上的意义。
其他文献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应对并解决老龄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之一。当前,我国大力推行的老年教育政策与国际上由来已久的教育养老理
如何通过营养手段提高母猪终生产肉量是养猪生产面临的迫切任务。妊娠期是胎儿成肌细胞增殖、分化以及肌纤维类型转化关键时期,母猪妊娠期营养不良将会长期影响仔猪生后的肌
石油天然气行业的统计数字表明,承包商普遍存在着作业风险级别高,员工流动性强,不熟悉相关程序和规定等问题,这也成为业界大量重大事故的根源。虽然承包商必须对自己的HSE绩
<正>过敏性鼻炎系机体受到外界某种刺激后产生的过敏性疾病之一,属中医鼻鼽,临床分常年发作型和季节作型。本病以鼻痒、鼻塞、流涕和打喷嚏为主要特征,反复发作,难以治愈。笔
会议
发展休闲农业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产业化则可以快速扩大休闲农业的规模、提升产业水平。不同资源禀赋、基础和条件下,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模式不同
在供应链环境下,如何进行采购的成本管理、质量控制和交货管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从以上方面对戴尔在中国的采购管理策略进行深度挖掘并提出相关问题的解决之道。本文第一
作为老龄化程度最高的欧洲国家,德国为老年人参与社会提供的一大平台与途径就是教育。通过回顾德国老年教育的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并阐述其组织机构与课程设置,文章提出三点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进程明显加速。世界贸易的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使国际贸易基础与利益的分配相应发生改变,各个经济体参与国际分工
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是我国自十七大以来提出的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实现经济增长、结构跨越式升级的内在要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