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所谓的“城市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城市病主要指城市化后带来的几大城市问题,如人口膨胀、交通运输、新的生活方式引起的交通问题、能源问题、污染问题等等。人们采取各种措施来解决“城市病”,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达到经济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纵观历史,城市空间形式的变化经历了从空间平面化向三维立体化发展的过程,从初期的大面积、大尺度型逐渐发展成了更加理性和科学的多功能复合型,但是地面空间和资源的有限,使得城市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形势,城市发展速度过快与土地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日益增高的楼层与逐渐恶化的地面环境质量之间的矛盾等。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事实证明,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对于解决“城市病”、增加空间的有效利用程度、缓解地面空间的压力,是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也是我国乃至世界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城市地下空间的景观营造,对于合理开发和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有着积极、广泛而深远的意义,它可以有效的缓解人们对于地下空间的与生俱来的恐惧感和忧虑感,使越来越多的人们能够接收并且融入到地下空间的生活中去。本文立足于对城市地下空间与其景观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从心理学、建筑学、植物学等方面入手,针对典型的、不同的城市地下空间类型,对城市地下空间的景观营造提出相应的、具有指导性的方法,比如创新的引入动态景观元素、全新的地下空间水景营造方法以及针对地下空间的外部形象塑造和过渡空间设计提出的建议,并且,以上述理论和得出的结论为基础,以株洲市中心广场及其地下部分改造工程为案例,理论联系实际,对其不完善的地方进行适当的修改,对如何营造理想的地下空间景观提出了实际解决方案。如何塑造愉快、舒适、美观、安全、人性的地下空间景观;如何通过地下空间的景观营造来实现城市的形象展示;如何满足使用者对地下空间景观精神上的追求,吸引更多的人接受并融入地下的空间环境,是本文探讨的主题。